第六十一章 白登之围(1)(2/2)
清晨,单于走出营地,拜初升之阳,夕则拜月。就坐时,年长者在左边,而且要面朝北方。匈奴人崇尚戊日和己日,认为这两天最吉利。他们安葬死者,有棺椁、金银和衣裘,但却没有封土、树木和丧服。单于逝世后,陪葬的近臣宠妾,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
匈奴人将月亮视作天神,作战时,盛壮以攻战,月亏则退兵。征战中,杀敌或虏敌者,皆赐一卮酒,所缴获的战利品也分给他们,抓到的人也给予他们充做奴婢。利益如此巨大,自然诱惑人心。所以,每逢征伐,匈奴人皆奋勇争先,主动寻找敌人,并力求利益最大化。当然,他们作战时,并非只懂得逞匹夫之勇,而是善于将敌人引诱进包围圈并突袭之。
匈奴军队的作战原则,倘若觉得有利可图,便如同鸟儿飞聚一样,蜂拥而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倘若形势不利,遭遇困窘和失败,便队伍瓦解,作鸟兽散,而丝毫不以为耻。匈奴单于规定:在战斗中,谁能将阵亡者运回来,谁就可以得到死者的家财。是以匈奴士卒皆同进共退,战斗力极强。
后来,冒顿领军陆续征服了匈奴北方的浑瘐、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诸国。匈奴的贵族、大臣等人又惊又喜,一致认为:历代以来,就数冒顿单于最为贤能,因而不再在背后说三道四,而是心悦臣服,任凭冒顿以驱驰。
匈奴正盛之时,楚汉战争刚刚结束。汉高祖刘邦将韩王信改封于代地,建都马邑(今山西朔县)。不久,匈奴大军围攻马邑。韩王信见形势危急,便率军投降匈奴。冒顿得了韩王信,经其指点,知晓中原历经数年内战,已然空虚,大喜过望,自思该回老家争一争正统了,便挥军南指,逾越句注山,攻打太原郡,兵锋直抵太原首府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城下。
刘邦见形势危急,于北风呼啸中,自领一军,前去应击敌军。那几天天气严寒,忽而下大雨,忽而下大雪,又忽而是雨夹雪。来自中原的士卒一时难以适应,加之行军匆忙,准备不充分,全军竟然有十分之二、三的人被冻掉了手指,其他冻伤者就更不计其数了。纵是如此,依然阵容严整,军威不凡。冒顿见了,不觉暗暗赞叹:这汉军不愧为百战精兵。又细细观察片刻,冒顿知对手锐气未失,不可贸然攻击,便心生一计,示弱于敌,佯装败走。
刘邦疑惑,令人以出使为名,前去查探。冒顿令精壮士卒全部藏匿起来,营中只保留一些羸弱之士。假象很能蒙蔽人,以致前后十余批使臣皆道匈奴可击。刘邦将信将疑,为稳妥起见,派刘敬前去出使匈奴。他回来报告说:“两国交兵,为震慑对方,应该显露自己的长处才是。可我到了匈奴的营地,只看到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臣以为:这一定是冒顿故意这么做的,目的是迷惑我们,私下里却埋伏好了精兵,以便突袭。故而,臣以为:匈奴不可击;击则必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