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功勋制度(1/2)
朱鼎盛见众人有点走神,于是敲了敲桌子,重新凝聚众人的注意力,继续描绘他的公司蓝图,道:“公司最高权力机构为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地点就是这里,在这里将定期召开会议,成员为五院的总理及副总理,以及由我特别任命的专职委员,目的是制定公司的发展策略和改革方向。在座诸位都是忠贞爱国的国家栋梁,目前朝廷的情况也不用我多说了,情形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不发展要死人,不改革会亡国。”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付出,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收获。这些年,大明帝国却是一直持续着这种怪现象,很多大明子民,帝国亏待了他们,而另外的一些人,却是他们辜负了帝国的付出。这种现象,需要彻底的改革,不然,被帝国亏待了的人终将离我们而去,而另一些人,则会把我们卖了数钱!”
“有付出才有收获,付出越多,收获越大,故此,皇明福祉公司,第一项改革措施就是设立功勋积分制度,未来将根据功勋的大小授予对应的报酬和勋爵,官员的晋升不仅与能力大小相关,功勋值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具体的制度方案设计,我已经写了一个框架,里面的细则将由元老院设立专门的功勋考评部制定及施行,并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改革,期望能更好的体现出全体人员劳动价值,激发大家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的效率。”
“公司设立院(副)、部(副)、局(副)、科(副)四阶八级的官员进阶体系。每个阶级的职位每年除了年俸之外,还给予一定的功勋积分,功勋值积累到一定程度将自动获得相对应的勋爵荣耀。功勋值可以继承,但可以继承的功勋值需减半后,再强制分给所有的继承人(比如长子算双份,其他儿子各算一份)。”
朱鼎盛一口气说完后,示意王志敏将公司架构及功勋制度的资料分发给大家学习。
朱鼎盛无意将后世的成熟架构直接生硬地套在明末的这架马车上,领先时代半步是天才,领先时代一步的,那就是疯子,设定太先进的架构,有可能大家反而无所适从。
功勋制度其实类似于战国时期的秦国。秦国的整个功勋制度,都是建立在战功基础之上,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均以英勇作战、获取军功为己任;然而当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后,秦国上下失去了军功获取目标,而政策并未能及时作出调整,这才导致了秦皇朝的分崩离析。其实,对于一个国家的功勋,除了战功,勤政为民、发明创造、教书育人、治病救人难道就不是一种功勋吗?
功勋减半继承一方面是鼓励大家为子孙后代争取功勋,形成稳定的统治阶层,另一方面也是防止将来功勋基数太高,功高不赏,形成良性的上升和淘汰机制。
发展改革,需要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适应时代的改革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而不是倒行逆施。西汉王莽新政就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
朱鼎盛静静的坐在那里,默默地喝水,让大家消化消化。功勋积分制度是重中之重,是整个福祉公司的核心部分,也将是朱鼎盛撬动明末噩梦级难题的最重要支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