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洗脚搓背(1/2)
最后还剩股权激励。
蔡崇鑫建议拿出一定数量的股份,作为期权池,发放给公司员工。“我建议全员持股,并且持的都是集团股。”
李岩问:“要拿出多少股份?”
“不用太多,刚开始3%就可以。我、黄总、你还有郑总四个人是天岩科技的股东,我们一起出”。
李岩摆手说:“我自己出吧,你们的那点还是留着吧”。
黄明丽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蔡崇鑫又说:“我们三个商量过,员工持股均是受限制性股份单位,工作满一年才有资格受领,4年分期授予,每年25%,随年终奖发放。以这种滚动增加的方式发放,员工手上总会有一部分尚未行权的期权,这样可以帮助公司留住员工。受限制股份单位的行权价格为零,限制消失之前,员工只能获得股息,不能将股票进行抵押、出售或者转移,限制消失之后,员工会获得所有的非受限的股份,但如果离职或者想要出售,只能出售给天岩科技。”
李岩听得稀里糊涂,但他信任蔡崇鑫,所以直管说好。
蔡崇鑫笑了笑说:“对于员工而言,持股本身并不会带来分红收入,而是在行权时带来一次性收益,不过可以在集团内部转让,我打算在集团内部成立一个交易系统,主要为了‘征交易税’”。
真他娘的黑!别看蔡崇鑫表面上温文尔雅,可做风投的,哪有一个是善茬。
“其实受限制性股份单位还有个好处,以后集团进行并购时,可以一部分使用现金,一部分使用受限制性股份单位,用俗话说,将并购的公司套住,跟天岩科技绑在一起”。
黄明丽补充道:“这就是我们的‘金手铐’”。
李岩叹服的说:“你们三个人真是……,手段实在高明,花样百出,让人防不胜防”。
顾凡笑道:“这主要是蔡总和黄总的主意,我只打打边角”。
李岩拍了拍椅子靠手,说:“我不管了,你们三个商量着办”。
想了想,李岩又说:“我打算再拿出5%的集团股,作为各子公司和部门负责人的期权股”。
黄明丽问:“吴西桑、李雪灵、顾博士,潘显洲也要给?”
李岩点头说:“对,虽然潘显洲有一部分阿里巴巴的期权股,不过他现在还负责着支付宝,算是给他的奖励吧。每人1%,剩下的1%留给支付宝的负责人,对了,顾博士,支付宝的负责人你有没有眉目?”
顾凡苦笑说:“还没呢,校招的时候发现几个不错的人才,可惜没有管理经验,只能做技术人员”。
李岩说:“那就先搁置,以后再说”。
蔡崇鑫说:“如果你没意见,股权激励方案就从春节后实行,至于工资和福利还要看绩效考核结果……”。
李岩笑道:“先发年终奖吧,跟去年一样。黄师姐,还有不到一个星期放假,你辛苦一下吧”。
黄明丽皱着眉说:“前两天刚跟银行预约好的,年底银行很忙,现在预约还不知道能不能排上,我尽量试试吧”。
说完了正事,喝了两杯茶,蔡崇鑫像是无意一样,问李岩:“今年有什么打算?需要扩张业务么?”
李岩倒是有些想法,不过考虑到天岩科技最近正在做改革,花钱如流水,他还真不太敢有所动作。
李岩摇头说:“能把现有业务做好,我就谢天谢地了,其他的看情况吧。你有什么好建议?”
“我这个ceo是搞管理的,我哪有什么建议。”
李岩听蔡崇鑫似乎话里有话,不由疑惑的问道:“蔡总,有话直说呗,跟我还用绕弯子?”
蔡崇鑫尴尬的笑了笑,说:“这半个月我一直在公司呆着,对公司的所有业务总算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说实话,之前我是不赞成把业务铺得这么大,不过等了解之后,我觉得是自己多虑了”。
蔡崇鑫还是藏着话,李岩说:“你就一次性说完,既然觉得有不妥的地方,提出来我们一起商量啊”。
“那我就直说了?”
黄明丽笑道:“婆婆妈妈的,说!”
蔡崇鑫说:“公司现有的业务有这么几块,即时通讯、电子商务、支付宝、游戏、门户网站,大部分业务是由李总你亲自交代推动开展的,我很佩服你的眼光,因为这些业务发展得都挺好。我也相信天岩科技今后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业务,李总,我问你,难道每一项业务都要你亲自确定、推动吗?每个人都会犯错,我会,黄总会,顾总会,你……,也会!”
李岩苦笑道:“你说的对,我之前确实大包大揽”。
“我们之前曾讨论过公司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了方向和目标之后,该怎么做我们都不知道,而且这些目标和方向到底能不能实现,能实现到哪种程度,我们也不知道。前者有点像黑箱理论,结果是确定的,但无法确定过程;后一种的难度更大。这是我们公司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个问题我一个人解决不了,我们四个人,甚至加上各部门的负责人在一起讨论,或许能解决一部分,可具体的细节该怎么处理,我们这些人没时间,没精力去思考。”
黄明丽说:“我和蔡总一样,之前都是做投资的,今后互联网将发展成什么样,我自己肯定想象不到,之前我在高盛投资tt时,身后也有一个五六人的咨询团队做支持,单打独斗确实不行”。
这时,蔡崇鑫说出了他的打算:“我建议成立战略规划发展部,全面参与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
“战略规划发展部有三个主要任务:一是深入研究互联网新兴领域,制定发展技术路线图,定期对公司的战略方向和目标进行刷新,为公司高层提供决策依据;二是推动天岩科技的创新和新业务的布局,为公司各业务提供商业分析和战略支持;三是深度支持公司的各个业务,确定每一个业务的发展方向,并预判、处理和解决其所面临的难题”。
李岩笑着问:“你是不是考虑很久了?”
蔡崇鑫说:“来bj之前就有这个想法,来了之后,一边对公司上下进行考察了解,一边又进行完善。当然,我现在这个想法只是初步的,其实战略规划发展部还可以承担更多的任务和责任”。
“战略发展部只对集团负责,所以这个部门要做到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协调集团和各子公司、各个业务建立起横向接口,将集团下的tt、阿里巴巴、支付宝、游戏、门户网站的资源进行整合,互通有无。我觉得可以把它比喻成一双灵活的手,哪里有需要,哪里有问题,集团上下的资源就通过这双手向哪里倾斜。”
“还有一个作用,而且是我最看重的,我们可以将战略规划发展部当做集团的人才培养基地。因为战略发展部会长期与重点部门的同事组合成一个团队协同合作,经过长期配合,战略发展部的团队对集团各项业务将产生非常深刻的认识,这就是所谓的站得高看得远。将这种人才下放至一线业务部门做负责人,能够对具体的业务发展提供出不同角度的建议和看法,从而避免有些部门闭门造车,埋头瞎干。”
至此,李岩对蔡崇鑫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蔡崇鑫眯着眼睛说:“你来领导战略规划发展部”。
李岩又是摇头又是摆手,“我还得上学,很忙的”。
蔡崇鑫笑道:“你对公司发展大方向的把握应该没问题吧”。
李岩心说这不废话么,我作弊还能抄错了?
李岩笑笑没说话。
蔡崇鑫说:“剩下的细节可以交给别人去做。”
李岩想了想,觉得这样安排没问题,“总得给我找个帮手吧”。
蔡崇鑫说:“这不是有现成人选么?日常工作由顾总负责,顾总,战略发展部的组织架构要尽快确定下来,人员也要抓紧时间招募。”
顾凡笑呵呵的说:“我先把组织架构定下来,人员招募得等到春节后”。
一上午讨论了很多东西,李岩觉得脑袋晕乎乎的,估计死了很多脑细胞,看了看时间,李岩提议一起吃饭。
黄明丽说:“等过两天吧,小年下午有个年会,晚上聚餐”。
“年会?我怎么不知道?”
黄明丽说:“我们三个刚商量的,顾总的建议。你有意见?怕花钱?”。
李岩心里嘀咕着“我有那么小气么?”
黄明丽没见李岩反对,说:“那天你也得来”。
李岩翻翻白眼儿,说起瞎话:“我明天回家”。
蔡崇鑫说:“还是留下来吧,第一次年会嘛”。
李岩半推半就的说:“那行吧,不过我的身份要保密”。
黄明丽又说:“哦,对了,要表演节目,你得有个准备”。
李岩不乐意了,“我还要?”
蔡崇鑫说:“我们三个都有”。
顾凡点点头。
李岩苦着脸说:“早知道刚才我就坚持回家了”。
李岩回到家,李蔚瑶从书房里出来,“不是开会么?怎么回来了?下午还去?”
李岩说:“开完了,下午在家,你吃了?”。
“吃过了”。
李岩一个人吃不想太麻烦,打算下点面条填饱肚子。
李蔚瑶跟着李岩去了厨房,“我过会儿回趟学校”。
“回学校?有事?”
“忘了拿东西”。
“我陪你去吧”。
李蔚瑶摆手说:“不用不用,我自己去就行了。吃过饭你休息会儿”。
“真不用?”
“真不用!我打个车过去”。
李蔚瑶换好衣服,急匆匆的出了门。李岩没多想,吃完饭后就进了卧室睡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