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游说(2/2)
袁术听了一怔,然后回过神来,依依不舍的把玉玺放回锦盒中道:“这传国玉玺一直在孙策手中,今天才献给为父。”
“……”
“晕死,然后呢?您老就不能一口气把话说完?”
袁耀心中无奈,暗讽自己装模作样自作自受,但只能继续问道:“事有蹊跷啊,那孙伯符已经投靠父亲两年多了,为何今天才把玉玺拿出来啊?一定是别有所图!”
袁术听了一愣,随即莞尔笑道:“吾儿多心了,前些日子刘繇公开与我等作对,而伯符母亲和家人却在那狗贼治下,他担心家人被害,所以向为父借兵过江接回家人。又怕为父不信便以玉玺为质抵押在此。”
“抵押?”
袁耀到不知道玉玺不是换的,而是抵押的,于是纳闷道:“那他要是回来,还会前来要回玉玺喽?”
“嗯?”袁术听了一愣,紧接着一把抓住玉玺激动的道,“他想得美!他孙策何德何能,也配拥有传国玉玺?此乃天下神器,只有有德者方可居之。我袁家四世三公,天下第一世家,还有谁比我更配拥有此宝?没人!只有我!只有我!!”
袁耀没想到袁术突然如此激动,连忙安抚道:“父亲不必激动,孩儿猜测那孙策不会再回来了!”
“那正好!”
袁术大声叫好,旋即反应过来,又愣然问道:“不回来,为何?”
“……”
袁耀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但台词已经想好只能继续背书道:“父亲您想想,玉玺如此宝物,那孙策肯定知道一拿出来就很难再收回去了,所以必然有更好的东西,让他舍得拿玉玺来跟父亲换取,但这世间能比玉玺还好的东西,孩儿觉得只有地盘了,所以孩儿猜测,所谓的借兵救母只是借口,真实目的乃是用玉玺换兵,然后图谋江东四郡,他这是打算并吞江东,若成的话,恐怕就不会再回到父亲帐下了。”
听了袁耀分析,袁术抚须思索一会,紧接着开怀大笑道:“吾儿说得有理,不回便好,不回便好啊!”
“……”
不好的预感变成现实了,袁耀发现他跟袁术不在一个屏道上,不禁焦急的道:“父亲难道觉得玉玺比整个江东更重要?”
“这是自然!”袁术理所当然的道,“那江东又不是我们的地盘,能换来玉玺岂不是天上掉馅饼。伯符要是有本事真拿下整个江东,那岂不是双喜临门……”
袁术说到此处好像突然想到什么似的,抚须思索一番才道:“对啊,我只给了他三千兵马会不会太少了,要不要再拨点给他……不过孙家本来就是江东望族,说不定他自己还有办法!”
听着袁术的喃喃私语,袁耀心里是越来越凉,连忙急道:“可如果孙策得了地盘就自立怎么办?吾观孙策绝非久居人下之人,说不定早生二心!”
袁术听到此处顿时皱起眉头训斥道:“最近我还以为你变聪明了,脑子开窍了,怎么到头来还是看不清楚天下大势?孙策要是自立,那就是背叛于我,你看这天下有哪个是以背叛为起点成就一番功业的!张角叛汉转瞬即逝;董卓背叛士人如今安在?吕布背主,犹如丧家之犬,无人敢留。那刘备无知,敢收留恶犬,马上就要自食恶果。天下诸侯皆已自立于汉,但却无人敢认,为何?不敢拂逆这天下大势而已!”
袁耀被袁术的这一番言辞,震惊的目瞪口呆……
见袁耀傻眼,袁术有了种敲打儿子的满足感,喘了口气,忍不住又继续道:“我儿可知何谓天下大势?无他,规矩尔。是无数先烈,用无数年时间总结出的生存法则;是各朝各代有德之士建立起的道德规范;是现今天下人公认的行为准则,名分大义!谁要敢破坏规矩或不愿遵守,必然招天下人征讨。那董卓便是榜样。世人皆自我约束,就他想为所欲为,岂不招恨!在没有逆天之力之前,你只能顺应大势。孙策要是占个江东就敢叛我,别说我要讨伐他,周边各路诸侯全都可以名正言顺的掠夺他的一切。荆州刘表与他有杀父之仇,会甘心看着孙家自立于江东?被他打压的江东英豪会甘心认命?所以说,孙策想要叛我就是痴心妄想,愚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