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左将军府军制(2/2)
陈武也不是白痴,知道这个职位对他这个没有功绩的人来讲是最好的镀金机会,也是袁耀要重用自己的一个强烈信号,所以陈武都感动的双眼发红,有些泣不成声的拜领了官职。
袁耀之所以这么重用陈武,除了是他帐下第一员武将以外,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陈武本就是历史上东吴名将,在袁耀书写的名将竹简上,武力可是80+的厉害家伙。
但因为他现在年岁尚轻,其实袁耀心里对他也没多大把握。特别是刘晔和步骘二人,虽然都看过袁耀的名将竹简,但对上面的评价还是有些将信将疑,如今陈武不负所托,也算是给袁耀长了脸,证明了名将竹简的准确性,所以袁耀肯定很高兴,奖励自然也不会吝啬。
袁耀的亲卫营只有五百人,最大的武官就是掌管一曲兵马五百人的军侯。任命了外人当长官,自然不好再把自家人的官位拿下,所以袁耀才在军侯之上新加了一个都统的职位单独给陈武,实际上这个都统的职能跟下面那个军侯有些重复了,都是管所有亲卫的,但以后亲卫数量要是增加的话,这个都统就名副其实了。
实际上陈武的官职应该是军侯之上的军司马才对,但袁耀个人感情上不太喜欢军司马这个官职称呼,因为汉制里面司马这两个字太多了,从三公的大司马开始,到各府属官司马、别部司马、军司马好几个级别的官职都有司马两个字,所以袁耀就新设这个时代还没有的都统两个字,反正是他的亲卫营,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左将军府的军制有别于汉制,因为袁术喜欢爆兵,所以在汉朝的五二制的框架下,增加了统领的士兵人数,袁耀自然也是遵从袁术的。
左将军府的五二制是五人一伍,设伍长;二伍一什,设什长;五什一队,设队率;两队一屯,设屯长;五屯一曲,设军侯……这就是五百人的编制了,袁耀的亲卫营就是这个编制。
再往上就是两曲一部一千人,设军司马;五部一校五千人,设校尉;两校一营一万人,设将军(杂号);五营一军五万人,由四征或四镇将军各自统领;两军一镇十万人,由四征或四镇互相统领(四征四镇各自统领一军五万人。对外征战时,四征统领四镇;对内镇压时,四镇统领四征。加一起十万人。);再往上就是五镇一路五十万人,由左将军袁术统领。
当然,现在左将军府还没有五十万人,但可以看出这是他的目标之一,因为袁术现在所有兵马加一起已经有二十万人了,而地盘却只有区区三郡,虽然都是大郡,但也可见其暴兵的欲望有多强烈了。
还有就是上述所说的人数是法理上允许的最大上限。例如一校五千人的编制,你如果就剩几百人也叫一校,但超过五千人就不行了,超编是有造反嫌疑的。
又例如后世打仗,一个团打成几十人了也叫一个团,编制是不会随便取消的,补上人就是了。但你一个团打成几万人,就算你叫加强团也不行,肯定要查你的。
所以这个时代看到一个校尉只统领几百人就没什么好奇怪的,没满编而已。就像孙策现在统领三千人,再给他两千人他还是怀义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