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议殿之上(1/2)
“据蜀地本月二十七日报,宁王世子刘子昭,率军两万与苗彝联军八万人顺利会师月城,联军在云山巫祠帮助下。经九战,灭鬼兽逾万,现蜀中稍定,世子正率军寻觅残敌。现进言为苗彝头人仓赫、彝丹等一十八人表功,望议殿封赏。”
“和国幕府首相武田辛,于日前向理藩院递交降表,称:如帝国相助,解其国民于倪俾呼女王魔手,愿携和国全体子民土地并入帝国,永无二心。”
“镇国王领军三万,于白水击溃宛国叛贼,斩宛伪王李氏,金氏。此战女真诸部出力甚多、伤亡惨重,镇国王请将白水、宛南两地赐予女真部休养生息。”
……
一条条奏报通过朝奏官之口发出,每说一条,环形的议殿里就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喝彩。
徐陌一身武官常服坐在堂下,听得也是激动不已,帝国的强大难以想象,狼子野心的和国都主动臣服,自大狂宛国的国王脑袋都掉了,和九百年前风雨飘摇的大明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议殿呈环状,徐陌坐的这一边较大,也就是三百贤人所处的位置,转身看去,这座位上男女老少皆有,不少议员还穿着民族特色的服饰,留着金钱辫马尾辫等各色服发式。
殿左右两边坐着数量众多的地方乡绅,各地代表,叫做作参议,但他们没有资格参与表决,却可以自由讨论,表达看法。
议殿居中则设立三排特殊座位,专供帝国文官、武将所设,武将那一组的最前方,摆着三把太师椅,中间一把现在是空着的。
而徐陌的正对面,也就是坐南背北的主殿上只有五个石制王座,居中一个最为高大但却是空的,上面盖满了繁复华丽的金色纹饰,座位正中画中金龙吐珠的图像,想必就是圣帝当年的专座了。其余四座都要稍低一些,座头的花纹各异,有虎、蟒、熊、狼四种,威严大气。三座上都各自坐着自己的主人,他们每一个都显得不怒自威,长期居上位者的霸气虽然有所收敛,但还是给人一种隐隐的压迫感。
徐陌发现那熊位也是空空如也,不过下角摆了张椅子,上面居然坐着一个金发碧眼高鼻梁的异族,大概就是镇国王的手下吧,听说他们是什么罗斯族人,原来世间还有这种人类。
“诸位,我们现在开始议事。请肃静。”文官班首,一名矫健的中年人起身,对众人说道。
徐陌闻声望去,见那中年人双目炯炯、剑眉星目,一身灰色长衫卓尔不群,想必就是那天下士子心目中的帝国第一才子,首丞王漱大人了。
“关于苗彝保举一事,我觉得可行,这苗彝两族人数众多,为帝国看守南疆数百年,却未曾索取何物,此次鬼兽进犯,苗彝两族出了力,帝国不可不褒奖。我且建议,在原有基础上,再拨出肥沃土地交给两族繁衍生息。同时,鬼兽焚去山寨无数,苗彝两族百姓流离失所,当从南国、黔地运调粮食、布匹、工具,救其灾民。”王漱声音不大,每个人却都听得清清楚楚,他环视一圈,顿了顿,接着道:“至于这军功嘉奖和援军,还是按照帝国律法,由军部自行裁议后送监察院审批。”
徐陌心想,这倒是画饼充饥,苗彝两族不协助世子赶走鬼兽,这土地到了手又有何用?物资又从何入蜀?
大殿里一阵议论,无数人都在交头接耳,“嗡嗡”一片。
“现在表决吧!”
只见那三位亲王面无表情,一人接一人举起了一块牌子,上书一个“准”字,那个镇王的代表也举起了“准”字,徐陌背后众人也都举起了“准”字,只有少数几个人举起了“驳”字牌,好像没啥悬念。
“再议和国,据天机院钦秘司奏报,这倪俾呼女王实属妖女,一身诡异修为深不可测,其手下是人类居少,妖魔居多,和国幕府起兵反抗以来,连吃败仗,现已是苟延残喘。”徐陌原本以为这首丞定会舍弃那什么幕府,和这女王交好,没想此人接下来的话却是掷地有声。“不过,先圣帝有言:此乃人世,吾等为主。这幕府虽弱,女王虽强,不过幕府是和国子民的代表,那倪俾呼拥妖魔自重,倘若不除之,就代表吾等承认此世不为人有,岂非背弃了圣帝圣训?!”
“除之!”排山倒海般的轰鸣传来,整个议殿都高喝着这两字。
“吾愿率天靖军前往和国助战!”武将班首坐在最左边的一名硬朗老将起身说道,一时间无数双道目光汇聚到他的身上,这是帝国三帅之一的卢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