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白猿的决定(2/2)
说完,白猿右手一翻,取出一块黝黑的物体,似石非石,似铁非铁,整体光泽盈亮,黝黑中泛着金光,细看这物体,却有很多圆形的坑洼在上面而又不影响它的光泽,浑然天成。这是一头猛虎的形状,虎颈至胯间左右各有错金篆书铭文,如果有从军之人看到,一眼就能认出,这是虎符。
甲兵之符,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调兵时需要两半合对铭文才能生效。虎符专事专用,每支军队都有相对应的虎符。只是白猿拿出这虎符,非一般材质的虎符,整体给人的感觉也不是凡物。
这虎符给人一种威严庄重的感觉,那是一种上位者的威压,这虎符,是一件法器,而且年代久远,只是,什么人会拿虎符做法器呢?又是怎么制造的呢?张无忌不知,也猜不透,法器这东西,可遇不可求,更别说是制造了。
法器,意味着通天的本事,通仙的道行。白猿将虎符放至张无忌面前,正色道:“选一半,留在身边,对你参悟功法修为有帮助,也当作日后与我所选之人会面的信物。”
张无忌看着这虎符,仔细的端详者,脑海中突然有种世间之事皆己任的感觉,那种重如泰山,却又不自觉的想去担当的矛盾心理,油然而生。
接虎符,世间事皆己任,不接虎符,世间人受尽疾苦而不能助。思量过后,张无忌毫不犹豫的拿起自己右手的半边虎符,入手沉甸,险些摔下,连忙双手托住。虎符入手,立刻金光大盛,虎躯上的铭书闪耀的金光,将洞穴之内照耀的如同大雄宝殿,通体生金,久久不散。
而张无忌的手心之中,虎符却是慢慢融化,如同一滩铁水,却没有向下方流去,而是顺着他的手心纹路,慢慢的散开有重组形状,一只猛虎左侧图案,已肉眼可见的速度,慢慢的形成。张无忌睁大眼睛,看着这一切,嘴巴微张,吃惊于眼前的情景,手心并没有想象中的灼热,而是一种温和的热度,很舒服,一种与虎符血脉相连的感觉,在心底浮现,那种以天下苍生为己人的感觉,更加的浓烈。
紧紧的攥起拳头:“我,张无忌,定将安邦定国,解苍生于万难,救万民于水火,不辜负这大好河山,皇天厚土。”
此时,一仙雾缭绕之境,一须发皆白、仙风道骨的老者,微笑着点点头:“时候到了,不知道这次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但愿这旷日持久的争夺会有一个公平的结果。”
白猿离开张无忌所在的昆仑山涧,思索着自己这次择人的前后情况,甚感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南帝这次交代的寻人之法,还是很管用的:顺其自然,有缘得之,我看这顺眼就行。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哈哈哈.....别说这张无忌我还真没看错,小小年纪,就懂得苍生,可惜啊,最终选择的还是位极人臣的左兵符,否则选择右兵符,必将是一代明君啊!
原来,张无忌选择了靠近自己右手的半边兵符,而白猿手握兵符,是虎头对着张无忌,两人对立而站,右就是左,做就是右,想来张无忌也没考虑这半边兵符会决定自己以后的气运。
当然,左右的虎符,都有好的气运,只是右为君,左为臣,在世人眼中,位极人臣是至高的位置,但相对于高高在上天子之位,虽然只有一步之遥,却有云泥之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步成功,天下尽在囊中,没有迈出这一步,那就只能尊君臣之纲,行君臣之礼。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差一步,你永远都是在别人的领土内,做别人的臣子。多少人甘冒杀头诛族之险,谋权篡位,甚至不惜弑兄杀父。权利,自古就是多数人追逐的对象,就连神,也不列外,否则,就不会有白猿降临人间的事情了。
临行前,白猿讲明了虎符与君臣的关系,告诉张无忌,这冥冥之中,自有注定,没想到张无忌淡然一笑,若有明君,做为臣子又有什么不满意?
天下人都能安居乐业就好。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我担心民间疾苦,民间却已安居乐业,这不正是我所想要看到的吗?心愿已了,君臣对我来说,又有什么分别呢?
张无忌的这番话,让白猿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对于自己日后在寻找下一个人选的时候需要做的事情,有了一个初步的打算,用它那猿猴的脑袋来想,那就是:找个人来吓一下,如果反应让自己满意,就给他,如果不满意,哼哼,就下一个。
这个决定,就注定了许多人会因为一只巨大的白猿而产生一个心理阴影,而这个心理阴影的面积,取决于白猿找他时候心情的好坏,说白了,就是白猿当时吃饱了没有。到底是吃饱撑着了,还是没吃饿着了,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