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后装弹药(1/2)
“将军,火炮和火枪目前都可以大量生产了,但是这枪炮还没有进行校射,我想知道这用模具做出来的枪炮的准头都怎么样,不知都是精品还是良莠不齐。”沈理对着张北归说道,人们都对这新生事物很感兴趣。
“那就对这些枪炮进行一一校射吧,如果都是精品的话倒也好说,如果良莠不齐的话我们就得赶紧做以调整。”张北归说完便命令士兵们赶紧去船舱里拿来火药,对这些枪炮进行一一校射。
“将军,火药已准备就绪,我们现在可以试射火炮了吗?”士兵们向张北归发出请求。
“校射火炮开始!”张北归一声令下,士兵们便开始了装药填弹。很快三十五门火炮都已装填完毕,士兵们装填好火炮之后都不急着点火校射,而是由军官们向主帅张北归发出校射请求。
“校射火炮开始,点火!”张北归一声令下,三十五门大炮依次点火射击,场面甚是壮观只听得炮声隆隆,三十五发炮弹呼啸着射了出去在天际线上划出了三十五道划痕。
众人看到这场景之后是好一阵的欢呼,由于之前的火炮威力没有现在的这么大,众人都被这巨大的成就所折服。张北归和沈理二人也是异常的激动,在他二人的眼里这次巨大的成功是对他们很好的鼓舞。然而有一个文臣倒是不那么高兴,在他的心里还有一个更加大胆地猜想。
“沈先生,之前铸造大炮的时候你们用的是螺纹设计,将炮管和炮尾连接了起来,我觉得你的这个做法好是好但是很麻烦,明明可以用更简单的办法设计,为什么要用这么有难度的办法来解决呢?”
“你这小文人怎么跟沈先生说话呢?你当初怎么不设计出好的办法来呢?为什么看到成果了才开始说你的想法,你是不是嫉贤妒能?”张北归在一边气愤的说道,因为在他的眼里凡是事后出谋划策的人都是事后诸葛亮,所以很是瞧不起这些人。
“张将军,你不要这样怪人家,他既然敢说就一定有他要出的主意,对于理学这个学科它的创新就在于猜想和讨论跟打仗不一回事。”
“好吧,你们在这里探讨我去看看这些火炮发射完炮弹是个什么样,炮管有没有出现什么异样。”张北归说着便直奔炮群去了。
“先生,你之前设计的是螺纹结构,在炮管与炮尾拧合之前先用一块铜制隔板将炮管密封好,然后就将炮尾和炮管拧合在一起,之后将火药和炮弹从炮口装进去。”
“是啊,这样以来很是麻烦但是我们不得不这么做啊,我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先生,你之前看过木工做活吗?他们打造家具的时候根本不用钉子,他们使用的榫卯的技术将家具的各个部位连接在一起,这样一来的话做出来的家具不但美观而且还结实。”
“那你的意思就是用榫卯的技术解决这炮管与炮尾的连接,这样一来的话我们可以在火炮的后面装弹,这样一来的话我们就可以实现快速装弹了。”
“是的先生我就是这个构想,但是这炮尾是纯铜做的很是沉重,来回的装卸对炮手的体力有很大的考验。”
“你说的这个我也想到了,我想既然用榫卯技术的话,我们就进一步的发觉它的优势所在,我们能不能将这炮尾与炮管连接在一起像门一样开闭自如呢?”沈理对这个设计展开了拓展性思考,同时又取出纸和笔画了起来。
“先生,这样我们用热连接的方式将炮尾和炮管扣合在一起。”
“不行,这和之前说的拆卸没有什么区别,时间短了可以时间长了炮手可就受不了了。我想我们可以将门与门框相连的合页这一做法用到这上面,这样的话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只不过这合页要做的大一些厚一些。”
“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啊,对了先生我还想到了一点,这个炮尾可以做成与炮身一样的圆柱体,分成两层里面的一层与炮膛的口径相当但是要凸出一些来以便拧合,外面一层的要大一些将其包裹住,里面的心与外面包裹的管要有一定的缝隙方便转动。”
“怎么转动?不是整体扭动的吗?”
“整体扭动不了我们已经将炮膛和炮尾用合页连在一起了,我想中间的缝隙填装好几圈铁珠,这样一来的话里面的连接部分可以轻松转动,我们用的是榫卯技术所以很是符合这一要求。”
“还有就是这铜板隔绝这一块,既然是用榫卯技术我们就索性将这隔板也一并接到这凸出来的头上,可以不用那么麻烦的放置隔板了。”
“先生果然神人也,我就说了这一点点先生可就什么都明白了。”一起讨论的文臣很是佩服沈理的才华。
“我一直忘问了你叫什么名字啊?”
“回大人我叫王辅臣,江阴太仓人士。”
“王辅臣你果然是个奇才啊,走咱么这就去找匠人们看看他们能不能将我们的构想做出来。”沈理说着就带着王辅臣前去与匠人们商议了。见到匠人们沈理先是说出了他和王辅臣的构想,之后便将设计图纸交给了匠人们。
“先生,你的构想很是不错,我想真难度倒也不大。目前我们用模具铸造物件已经很是熟练了,那我们就根据你们的设计图纸来进行铸造了,对了你之前说的这个膛线的事情我们一直记在心里,这回我们把钻头做了出来待会儿我们造出你们构想的大炮之后我们就对其刻膛线。”
“好好好,我们对这很是期待我们就在这里等你们做出来,有什么需要帮你们的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