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突飞猛进(1/2)
这颖儿说的二王便是王曦之与王献之父子二人,乃东晋时期书法大家。
“颖儿也知这河东先生与颜鲁公?”王皓随口一问。
“河东先生与颜鲁公便指的是唐代的柳宗元与颜真卿两位大文豪与书法大家啊,这有什么不懂的?”颖儿脸色微红,颇为不服,二少爷喜欢练字,自然连带着颖儿也上心了,小姑娘心事自然是不能说与他听的。
略感奇怪,不是说古时女子无才便是德吗?何况,这颖儿还是一个商贾家的小丫头?能够识得几个大字,用着便是不错了,何以知此大家,还能随口说出名号?
他哪知颖儿对这二少爷早已上心了,虽然以前未伺候,但那一颗心早飞到他身上去了。二少爷喜欢的书法名家,如此重要的事情,她自然是早已放在心上了,何况,这几本贴子便是颖儿想方设法从一古董店里淘换来了,可都是真迹呀。为了此事,二少爷曾经还高高兴兴地赏了她。
既来古世为古人,何妨风雅走一遭?想即此,王皓胸中兴意顿起。
“颖儿,为本少爷研墨铺纸。”
二少爷自从醒来便不时有惊世之语,这句话虽然唐突,但颖儿见其颇有豪兴,便也高兴,铺上宣纸,拿了墨条在砚中和水慢慢研磨。
王皓一捋袖子,提笔饱沾墨水,凝神细思。
前世,在一次执行任务之中,他特意到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将收藏于馆中的各位名家书法细细揣摩了一番,其中,对于被后世称之为天下十大行书之九的黄庭坚《松风阁》帖是看了又看,他记忆力惊人,自然早就将这全贴内容、笔意及收藏者印鉴和品评之意全都记了下来。
一阵挥毫波墨,笔走龙蛇,全贴一百四十七字竟然无一迟滞。
见王皓提收顿转,平和沉稳,竟然多了一分大家风范,颖儿不竟看得痴了。
以前,二少爷练字虽说也是风采俊然,洒脱飘逸,可是,婀娜有余,稳厚不足。怎么这二少爷一“睡”醒来,却变得不同了,莫非是受了梦中哪位大家指点不成?
颖儿一直不愿用“死”这个字来评价王皓的死而复生。
莫说颖儿暗暗称奇,王皓自己也吃了一惊。
以前虽说也有练字,但毕竟后世书法之道只是一种爱好,并非日常使用,哪像古人以字为门面,每时每刻都是离不开的。且别说文人士子的名声与字的好坏休戚相关,往往一手好字便为诗文增色七分,即便是升斗小民,能识得几个字的,也能写出不亚于某些现代所谓书法大家的字来。这便是古现代之别。
试想,一种爱好与日常工具之间的普及度与成熟度孰优孰劣便可知了。特别是后世键盘风行,提笔忘字者比比皆是,书法一事更不用提了。
王皓审视着自己刚刚写就的这一幅《松风阁》诗帖,竟然隐隐有大家之意,虽说与原贴相比,神韵上终究还是差了一截,但却已得其形。他不禁暗吃一惊,难道到了古代连着这古风也有了?肯定不是的,但究竟为何竟然在书法上能有突飞猛进的效果,他一时还不明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