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再入校园(1/2)
三青市位于华夏国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长。杜家未在这小镇上感受了冬季的尾巴,短暂的春季和超长的夏季。
“这是夏季的最后一天”,晚上杜家未躺在床上念叨,“明天就去学校报到了”。
双城县有六所高中,其中有两所民办,四所公办有一中、二中、五中和一个职高,杜家未要去的正是排名垫底,现实版的热血高校——双城二中。
杜家未网上查这所学校不止一次,得出结论:曾经辉煌过,现在的学渣收容所。几年前二中和一中实力不相上下,升学率首席是轮流做。两校的角逐夺去了县城的绝大部分光环。
但是在教育经费、设备添置上面,教育主管部门是光明正大的偏袒一中。
搞得二中师生怨声载道,在这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情况下,当任老校长另辟蹊径,另筑一道金钱线,想入二中分数不够用钱来补。
老校长为金钱大开方便之门,每笔账让学校会计入账,钱也不私用,全部用来改善老师待遇,学校教育环境。
但是能花钱进来的也都不是善茬,校风渐被带坏,升学率也一年不如一年,老校长为此后悔莫及也无力改变什么,后来事发,老校长早早退休,学校年轻有实力的老师也纷纷跳槽,二中如垂暮之年,迅速坠入谷底。
杜家未初看到这些信息也被惊的目瞪口呆,一句话,校长霸气!也算是为了学校折了风骨,结果却也毁了学校。
想着老校长的作风,不由又想到了受害的父亲,“不要轻易评价一个人,任何人对钱都没有仇恨”,杜家未胡思乱想中睡了。
第二天正常早起锻炼,楼下看到已经装修完成进入营业的超市就不自觉的高兴,
“佳成超市”这是三人商量后的结果,成取自杜父名,佳由家未的家引来。
饭毕,杜家未便一人乘上了通往县城的小客车。
为什么是一人呢?李雪梅说“男子汉大丈夫就要做男子汉该做的事。”
杜家未也乐的轻松,一个背包,里面除了必须带的入学文件,就仅有两件换洗的衣服。
九月一号算是步入秋季,但天气还是属于夏天的,热!
杜家未出门比较早,车上人比较少,开开窗,车快风凉,舒坦!杜家未眯着眼睛享受纯净的空气,双城地处偏僻空气湿润,山青水绿,化学工业比较少,以制造业及食品加工业为主,环境受到的污染比较少,比较适合生活。
杜家未神思一会又转到学校上面,二中位于县城北关慧光公园北侧,创建于1949年10月,学校规模按60个班级设计,可容纳学生3000人……脑海中想着学校的信息,心中还惦念着父亲的事,不由想着杜父说“不要从商不要从政”。
不从政简单,不从商仅做一个小白领怎么报仇?想起父仇杜家未不由攥起拳头,愤恨。脑袋又开始隐隐作痛,杜家未迅速深呼吸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
这是这么长时间以来杜家未发现的唯一能让脑袋迅速消痛的办法。愤怒是头痛的原因,迅速平静下来能制止头痛,从断药以来头痛的状况转好,只要不是歇斯底里的愤怒,都不能引起头痛。
头痛过后,杜家未闭眼休息,晃晃荡荡睡着了。
烈日当空,杜家未找到二中的位置已经是十点,太阳正处于一天的青春期,拼命发发光散热。杜家未庆幸自己不畏早晨的清凉只穿了一个白色印花体恤和一个薄款水洗牛仔收脚裤,不足一米七五的身高配上五十多公斤的体重,远看就一瘦高个。近看,高鼻梁,细长眼眼,一张阔嘴整体配在长形脸上,清秀、文静,顶个寸头,土!
学校门口人、车乌央乌央的,幸亏有几个警察在维持秩序。但依然吵杂的和菜市场似的,正门门口一块大石头阴刻大红字:双城第二中学。杜家未看到还有人在那拍照留念,这大热天瞬间感觉到一股冷汗,不是说这个学校很差吗?
“兔崽子,别再打架了,再像初中那样,你就跟我去工地干活去!”一个挺着将军肚的中年男人目光犀利训斥低着头的男孩。
“我是花了多少钱才让你上这高中的,你一定要给我争气,别瞎混了,你看看你那些狐朋狗友都被分流到中专去了,以后有啥出息……”这是一个母亲对一个女孩惴惴教导,真是掏心掏肺。
杜家未往学校里走,不忘支着耳朵偷听,我擦!这学校不得了!进入校园一个广场,广场一头立着孔夫子石像,现在学校好像都这么搞?一侧宣传长廊占满了学生,很明显在查找自己的班级。
三三两两的咋呼“我的找到了,你在哪个班?”
“唉,没在一个班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