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大富翁鲁肃(1/2)
十八大富翁鲁肃
鲁肃感慨吟道:“王莽搜尽天下金,
四窖其一归子敬。
一半东吴立国业,
一半夷州福地兴。”
孙尚香含泪道:“小妹浅薄,不知夷州,请鲁肃哥哥为小妹启蒙。”
鲁肃点头说道:“夷州在临海东南,去郡二千里,其岛在海上,东西四百里,南北九百里。四面具是山谿。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各色水果甚多,是块福地呀!”
孙尚香问道:“如今天下战乱已久,百姓谁不思一方安定乐土安家?如此福地,为何竟无人知晓?”
鲁肃说道:“战乱之中,各州县人口日渐减少。各地官员以增加户籍人口,多收税赋为政绩。各级官员对向外移民深恶痛绝,政府贯以夷州为机密不得外传,所以罕有知闻者,民间仅有少数商家知道而已。”
孙尚香问道:“鸟择良木而棲,人择福地而居,此平常道理,何机密之有?”
鲁肃笑道:“贤妹领军英武,却不曾任地方官吏,所以不知。户口人口增减乃官员考绩第一要素。但凡户口人头渐多,则政绩优。若户口人头突减,则政绩劣。所以各地官员对人口外移十分忌恶,百般阻拦,甚至对外迁者加以通敌,叛逃罪名,以官兵押解回乡。”
孙尚香惊讶问道:“竟有如此政事。”
鲁肃点头说道:“愚兄乃临淮东城人也。当年为移居江东,率家属三百余人行,细弱在前,强壮在后。果然州骑追兵赶至。鲁肃殿后,对州骑兵说道:‘今日天下大乱,有功弗赏,不追无罚,何为相逼乎?’又将盾立竖地上,引弓射之,箭箭皆洞穿盾牌。州骑兵众见无好吃可赚,乃任为兄率众过江东。”
孙尚香点头赞道:“原来鲁哥哥当年如此神勇,难怪那些州骑兵无可奈何,眼睁睁送鲁哥哥过江东。”
鲁肃说道:“陈年往事,本不值一提,因贤妹问起移居之事,方才说知。此乃有福之人,方得移居有福之地也。”
孙尚香问道:“如今群雄割据,难道这样一块饶沃土地竟无强梁垂涎吗?”
鲁肃笑道:“贤妹不可不谓女中豪杰,正该有此一问。”
鲁肃顿一顿,孙尚香移近倾听,鲁肃道:“夷州久有人居,历代政府亦常派员巡视管理,但皆密而不宣。少数客商往来交易,均自视商行秘密,不与人说。但每当中原大地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之际,便有成批百姓移居。一旦得享世外桃园安居之乐,岂肯重返战乱之地?如秦始皇暴政之际,又如王莽篡位之后,皆有大批百姓移居。近来自黄巾之乱始,草头王各立山头,战乱数十年,百姓避祸移居夷州者自然日众。”
孙尚香问道:“鲁哥哥将一半人马一半家财移驻夷州正当其时耶?”
鲁肃说道:“愚兄略早。夷州民众,质极纯良。愚兄不设赋税,反哺以筑路修桥之资,全以休养生息为主,故夷州甚是安定,已显富庶之象。假以时日,必成鱼米之乡。”
孙尚香问道:“那奸邪之人岂不趁虚而入?”
鲁肃笑道:“何虚之有?自你周郎哥哥仙逝之后,便由愚兄主掌东吴大都督之印,如今天下三分之势已成,东吴仗你孙权哥哥务农殖谷,闭关息民之法,更如凤凰浴火重生,安定富庶更胜战乱之前,已有大定之象。如东南夷州有事,则五,六日水军可至。赤壁大战以来,东吴水军天下无敌,故至今尚无人敢犯境。”
孙尚香再问:“那海盗山賊呢?”
鲁肃正色道:“夷州原本为荒僻之地,无利可图,故海盗山賊不屑一顾。近来夷州日渐富庶,海盗时有骚扰。鲁卫将军近日报告:时有海盗船袭击会稽,临海,夷州往来商船,已斩获十数人。”
孙尚香再问:“可知海盗来历?”
鲁肃点头道:“海盗大多来自北方,亦有少数东吴不良之徒作眼线。”
鲁肃看一眼三木次郎说道:“亦有少数倭人在海盗中帮凶。”
三木次郎立即鞠躬道:“武士之道,以忠信为本,在卑国亦有作奸犯科之徒,尽在缉捕之列。”
鲁肃接着说道:“种种情报看来,辽东公孙似有不轨之心,贤妹要防其亦官亦匪之举动。”
孙尚香问道:“辽东公孙,莫非就是自称燕王者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