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唐朝生意人 > 第六百一十二章 巧借名目

第六百一十二章 巧借名目(1/2)

目录
好书推荐: 兽夫大人,饶了我吧! 超人不用修练 末日之武道守护 姬战物语 穴居人日记 神脉 煮妇成长记 彗星到来的那天 妖星传 神秘老公,晚上见!

见李显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明王与李之对视一眼,便将其与兵部尚书李的一番交谈细细讲出来。

其牵扯到的东西很多,这一谈竟是有近半个时辰。

不仅李显越听面色越凝重,便是淞王、建成王,同样被这种长远考虑给惊到了。

他们即为李之的忠诚而感到欣慰,又因其长远谋略而惊叹不已。

便是他们本人,若非这般细致剖析,也绝难联想到如此深处,渐渐地,现场人再也无人将他在当做年轻人看待。

其实李显心内颇感郁闷,他甚至李之还要大几岁,但明显感觉出来自己的思想,距离此人居然有这么大的差距。

好在他知道李之并无真正参与政事之心,因为他眼下正在谈论此事:

“广州为首家市舶使设立,等到机个主要港口治理走正途,希望朝廷考虑一下,多设立几处此类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几年后势必将广州港也让出来,我的作用是开拓并完善对外贸易的通道,等这些都实现了,会彻底退出朝廷政务。”

这个决定,事先已与明王间有过交流,他的xiu liàn者身份,不容许过多干涉朝政,走这一步是早晚的事情。

若是李姓皇族一直当道,倒也能多坚持几年,但现实状况已经注定,在武则天篡位之前,李之唯有及时退出一途。

只因既然身在官场,自身的漏洞会显示在武后面前,以他自身与商业的影响力,有没有官方身份其实意义不大。

再者说,他目前已经繁忙到几乎脚不沾地,仅是花在来回路程的时间,已经耽误了他的大部分xiu liàn。

这些道理老明王明白,李显却不知多少底细,所以口仍在劝解:

“李先生何出此言?广州城市舶使才是设立伊始,其的巨大变化已颇为激奋人心,据我所知只是广州港对外贸易提升了十几倍的税收。再有福州、泉州两港的联合之势,必会成为下一个广州港。如今又有登州港的无限前景,李先生的作用不可替代啊!至少在我看来,先生决不能此放手不管!”

李之笑道:“太子殿下,一处港口的成功模式是可以复制的,不同于其他事务的错综复杂,港务问题共同性极大,只要大方向不偏离,只要抛却私心杂念,人人可以胜任!”

“哦?你具体说说看!”

“正如眼下的明州港,一如之前的广州港,不同的只是相关贪腐人员,从广州刺史府换做了望海军内的三位郎将。鄂州府少尹李挺李乐容前段时间被任命至望海军,却严重被排挤,大多时候只能回鄂州府做他的兼职少尹。只是......”

见李之面向为难之色,李显笑道:“李先生,且讲无妨,无论牵扯到哪一人,只要是侵犯到了朝廷利益,势必会得到严厉打击!”

“李挺所面临的情况正如当初的广州港,三位郎将的一个武家人武四保最是蛮横,只要望海军节度不出现,他几乎在一手遮天。他与另两名将军,暗联合当地土团,大肆侵占港口内朝廷物资、税务,而为他们出头露面的尽是些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地恶势力。并且团结兵因为得到望海军大力扶持,肆意妄为之极,即使提督府、刺史府兵丁,也不敢轻易招惹!”

李挺的确目前多在鄂州府呆着,纵是李之配给了他两位一级大师,短短两月时间,他也不可能自根深蒂固多年的势力勾结,更快地找到突破口。

眼下他将二人安插在明州港,自己躲出来,是希望暗探查之举,不至于过早被察觉出来。

“嘶......”建成王并不知此事,此时听来,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望海军一事暂且不提,仅是团结兵竟然敢爬到提督府、刺史府兵丁头去了,已经算是局势失控的先兆了,此事重大啊!”

李显心里咯噔一下,他没想到武家人居然有牵扯其。

正如建成王所言,此事非同小可,提督府、刺史府都不能主事了,其性质甚至会广州城还要恶劣。

广州城是当地官署勾结恶势力贪腐,明州城却是军方在起不良作用。

这个罪过可更大了,即使有一点牵扯,都是要砍头的。

“李先生,此时可有了实据?”李显有些心惊胆颤地问道。

不能不令他心下紧张,当前皇与武家斗得正欢,他夹在父母之间本来如履薄冰。

猛不丁又冒出这么一档子事,他很后悔今日为何将李之招来,平白令自己处境愈发的尴尬。

“正是因为证据提取,李挺才会躲到鄂州府,据说已有很大进展。其实实话实说,此事明州在几乎人人皆知,随便一两个渔民都能举出罪证来。只可惜外间人是无法公然前往取证的,因为当地地方保护主义极为严重,若被察觉有人在打探消息,当晚会被杀害!”

李显同样心底发冷,明州城显然已经到了失控状态,提督府、刺史府已是摆设,若再不采取措施,一旦有事发生,定会惊天动地。

明州历史在开元二十六年,也是公元738年才设立,包括望海军也是在明州府之后出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