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唐朝生意人 > 第六百一十五章 下扬州

第六百一十五章 下扬州(1/2)

目录
好书推荐: 兽夫大人,饶了我吧! 超人不用修练 末日之武道守护 姬战物语 穴居人日记 神脉 煮妇成长记 彗星到来的那天 妖星传 神秘老公,晚上见!

之前那落脚之地不远处,是一片灯火通明的夜市所在地,这许多外国人的到来,显然招引过来无数围观者瞧个稀。

在众人走后,李之才与李童马殿后,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在此时揭开来。

李童在李氏旁系里属于小辈,称呼李、李赫兄弟俩叔父。

李之因此对其施以玩笑,使得二人间片刻后熟络起来。

路问及军营旧址一事,李桐拍着胸脯做了保证。

眼见临时想出来的又一条生财之道,居然解决的如此顺风顺水,李之一时间大感兴致。

问起杭州的商业环境为何如此浓郁,要知道西都长安夜市也是少见,仅东、西两市晚间闭市后的附近一些。

反观杭州钱唐城这一路行来,居然没间断过道旁夜市的人影绰绰。

李童解释说:

“当地有句话说:开肆三万室。也是说城内有三万户人家从事商业活动,这说法自然是有些夸张,却也反映出如今商业经济的繁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后,大唐财政更是非常依赖江南,杭州作为东南名郡,有商户十万,税钱五十万,一座城市的赋税占到了全国财政收入的半成。”

李之心下骇然,若如此说起来,杭州钱唐城内能征收到如此多的赋税,便可以看出这座城的繁华,人民生活富裕。

老百姓手里有了钱,夜市才会有存在的必要性。

“这里有多少人?”

“五十万下,较之长安、洛阳或许不如,但不会差太多。”

“这么多商户,最主要经营那一项?”

“丝织业,它是杭州有名的土贡物品之一,所产白编绫、绯绫、纹纱和柿蒂绫等丝织品,也是外商争购的最主要商品。”

李之心里一动,东诸山出品的丝织品他也带来很多,但那种偏高档货色,虽被各地外商口口相传为唐锦,此次西行也需要带些品质稍差的丝织物。

不妨在这里采购一些,一并带了去,若销路良好,未尝不是件好事。

盛京航运船舶停靠之地在钱塘江边,属于外城区域,距离fèng huáng山不远,也是内城风山门与望江门之间。

此时正是自风山门西进,晚宴的酒楼位置在西湖湖畔,沿内城城墙是夜市最集之处。

也是说,十几里路程,始终一片灯火通明,显然验证了李童的说法,这里还真是繁华,仅此点来说,长安、洛阳均有不如。

临至西湖岸边,清绮一行人早下车四顾,湖三面环武林山,山水秀丽,景色宜人,引来她身侧一众西域人惊叹不绝。

尽管已是入冬,湖边寒气很足,但仍有很多人在游山玩水,或欣赏湖山胜景,或饮酒言诗,悬挂在低矮树梢的纸灯笼随处可见。

优美的笙歌是入夜后西湖边的另一大景致,水平不一而足,既有朝廷里的乐官,也有民间爱好者,均是三、五十人一簇,各有各的欣赏者。

更有年轻女子随笙歌起舞,往往那一地为最多人围观之处,不时传来阵阵叫好声。

(本章未完,请翻页)

再有如此晚间暮色里仍有湖泛舟的衬映,略有刺骨的凉意反倒被人忽略了。

晚宴的酒楼叫做得月楼,门前已有两排锦袍女子列队欢迎,个个身材高挑却不失丰腴,该胖的地方胖,该瘦的地方瘦,以胖为美的大唐崇尚女性体态,在她们身得到最完美展现。

“有湖不广,平静如镜;山多不高,绵亘蜿蜒;湖山依傍,自然协调,显得妩媚多姿。这几句话是西湖的最贴合描述!”

恭请众人落座后,张宝善如此说道。

“六百年前,这里曾经为海水淹没,西湖与钱塘江连在一起的,直到秦汉以后主城区才开始逐渐成陆。因为需要经常筑堤塘以防海水,西湖也由此逐渐和钱塘江断绝联系,慢慢演变成淡水湖。”

这是李童一旁补充。

二人描绘的角度不同,但均充分体现出他们对于此地的关切与喜爱,因为两种语气里的显摆之意很是明显。

希沙姆叹道:“这是冬季前来,若是春季,这里必会令人陶醉的不想返家。”

李之心下也暗自点头,怪不得张宝善说到,准保客人们会沉缅于此间的湖光山色。

如今只是夜幕下的西湖一隅,已经深深震撼到一众西域人了。

他们来自荒漠的罕见绿洲,千篇一律的ā lā bo长袍,高温和非常干燥的空气,温带荒漠、陆地面积广大、远离海洋,是西域人的日常接触。

仅是大唐的山水葱绿足以令他们流连忘返了,尽管这里四季分明,气温的巨大变化会让这些人感到诸多不适。

但对异域风景的感慨,很快被一道道鲜美香溢的菜品端盛来打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