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太宗教子(2/2)
十五岁的年纪就身居高位,爵位显赫,如今独孤策对自己得到的十分满足,可是十年之后呢!?
当一个臣子赏无可赏之时,作为君王唯一对待他的办法就只剩下一个了。
杀!
李承乾想着,一阵阵的心惊肉跳,道:“父皇,既然如此,倒不如免了他的差使,只让他做一个富贵闲人就好!”
李世民闻言,摇头道:“那如何使得,到底人才难得,乾儿,你要记住,对待独孤策要用,要大用,要重用,但是却也不能不防备,一旦他生出半分不臣之心,不可有丝毫不忍,即刻除去!”
李承乾听着,只觉得心头一阵发苦,他虽然与独孤策相识不过数日,且君臣有别,却对独孤策格外看重,两人时常谈天说地,纵论古今,李承乾甚至将独孤策引为挚友,可如今李世民却要让他防备着独孤策,甚至要随时做好除掉独孤策的准备,他到底不过是个十岁的少年郎,心中一时如何能接受得了。
可接收不了也要接受,他身为大唐储君,首先要顾忌的不是私人感情,而是江山社稷的稳固,天下的安定,是李唐皇室的未来。
“父皇所言,儿臣谨记在心!”
李承乾眼底的一丝不忍,还是被李世民察觉到了,他突然觉得自己一点都不了解这个嫡长子,这个念头也只是在他心里一闪而过。
他不需要了解!
他是大唐的皇帝,是天下的主宰,李承乾作为他的儿子,作为大唐的储君,只要按照他说的去做就是了。
“乾儿!你也不必心生愧疚,独孤策如今还是好的,父皇方才所言,也不过是以防万一罢了。”
在李世民的心里,他自然也不想独孤策真的有朝一日,像他想象的那样生出不臣之心,因为似独孤策这等人才,只要培养好了,未来必定是李唐江山社稷的擎天玉柱。
当初跟着他打天下的那批老臣子,大多和他年纪相仿,日后等到他龙驭宾天之时,那些老臣怕是大多也都不在人世了。
到时候,大唐的新君去指望谁来扶保社稷?
虽说天下英杰无数,可未必都能入朝廷瓮中,登基这两年来,李世民也对勋贵家的子弟多加观察,唯盼着这些后起之秀能继承他们父辈的衣钵,继续为李唐皇室效力。
不过可惜的是,放眼看去,除了那么一两个还算妥当的,余者尽皆是庸庸碌碌的膏粱子弟,如何能为君主分忧。
倒是独孤策在绥州一战,声名鹊起,李世民也不禁侧目,盼望着将来独孤策能够撑起扶保社稷的重任。
所以,李世民才会不吝高管名爵封赏,可看重的同时,他又不禁要提防,实在是独孤策太过优秀了,遍观诸子,竟然无一人能与独孤策相匹,这让他如何能不担忧,提防,甚至于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会亲自出手打压。
“朕累了,乾儿,你且去歇息吧!”
李承乾忙拜道:“儿臣告退!”
离开太极殿,迎面一阵风吹来,李承乾只觉得身子发颤,可更冷的是那颗心。
日后该如何对待独孤策,李承乾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