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斐少年,如磨如琢(2/2)
不过,老先生今日办的不是普通意义的讲会,更像是为大家展示他和学生的讨论。
他把每天跟着自己的几个弟子都带了过来,今天准备是让他们讲一讲各自对话题的论策。
这会儿空地上已经摆好了七八张长木桌和软垫,魏先生自己则穿一身雪白的袍子站在场地正中央,双手背在背上捏了本《人间道话》。老先生一头银丝,随意洒在身后,那国字脸刻得方方正正,可右脸一道半指长的伤口却又把那股刻板之气流了出去,远远看去又有几分和蔼。
“今日就说说是——英雄造势还是势造英雄吧?”
老先生说完这话饶有兴致的朝周遭围观的人扭转着身子环视了一圈,七八个都身着青衫弟子便从人群中走出,一扯衣摆,盘腿坐下。
这里面还有两个熟悉的。
常家四公子常秋实和最近在西北一带小有名气的翩翩君子任南华都在。
这两人一走出来,周围顿时响起一阵少女的吸气。
秋秋也吸气,不过不是因为这两人俊朗的面容,而是后方不断向前挤过来想看清楚的人踩到少女的崭新花布鞋了。
念安眉头几乎不可见的皱了一下悄悄转过头来。
“那常公子果然和传闻中的一样萧萧肃肃,配合那双剑目还真有几分超俗古士的味道啊。”少女提着声调乖巧得说完这话后,看了眼念安的紧锁的眉眼,似乎觉得不够,她又加了句“真俊!“
这下应该够了。
少女满意得憋着嘴笑了一下。
少年始终觉得这常公子太张扬了,相比之下他还是对那有过几面之缘的任南华更有好感。
秋秋则不然,她一直觉得仁公子太不真实了,古怪的很,而且用她的话说:“这任南华还像个烂好人,这样的人她王秋秋交了念安这么一个就够了,实在没精力再去对付第二个。”
先不谈秋秋是否有机缘结交任南华,她这番话其实把念安也顺道绕着训了进去,不过少年听着还是挺舒服。
那双尖尖的妖耳渲染出一朵红晕。
----------------------------------------------------------------------------------------
“学生以为当是由人造势,人定,方能胜天。”论策开始了,这边常秋实已经站了起来,背半靠在书案上,一脸自信。
“该做何解?”魏先生眯眼看了眼这平日最能闹腾的学生。
“势由人成,古往今来,大势之脊梁,往往是英雄所推。多少来者以一己之力挽于王朝乃至天下将倾。英雄所动,不动则已,动则定要雷霆万钧,此难不可兴往者不可兴之雄浑乎?”
“上有三百年前大将军童破一人披贪狼,带群星,斩杀荒野恶奎之首于北域。以一人之力,破除天下乱局。“
“今生西北镇国大统领风寒笑凭一腔经纶,通天纬地,成西北十万精兵陈列不可犯之势,还帝国数十安宁。”
……
“此乃英雄造时势乎。”
魏先生点了点头,不置可否,只是轻轻说了句。
“慎言。”
有常秋实这番言论之后,接下来几个书生也都是饱含一腔热血,陈古列今,高歌英雄如何创造天地
周遭众人听得似懂非懂,不过依旧为那群书生的抑扬顿挫,慷慨洒脱而深深折服。
大家都听得极其仔细,甚至呼吸也使劲给憋住了,涨红了脸,生怕错过一句,这高山流水的大字句在脑海里就不起作用了。
最后一个起来的是任南华,他等着其他同窗都激扬文字,抒尽胸臆之后,才站起身来抱拳向各位同窗道谢,又低头向场间众人行了一礼后,才缓缓开始自己的论策。
仁南华说的很慢,一字一句直入心脾。
“人也,生于地,长于土,成于天地间。古语有言,水土养人,水土造人。”
“故盛世方出能臣,乱世才可产英雄,若逆势而为,半道而已,夫不远兮。”
“时势方造英雄。“
“当然,先前诸君所言也大有其道。夫王道,利出一孔,天下无敌,出两孔,其兵半屈。此乃一人之念,竟可动天下之势。人造势,未若不可言之。
“英雄也能立势。”
“吾之言,当今英雄者,可修身立命,待雷霆万钧,化作烟雨飞龙,再上九重天阙。
…………
场间一片沉寂
最后还是那常秋实带头鼓起了掌。周遭几个书生看常少爷如此,也赶忙站起身为南华公子喝彩。
魏先生一动不动,背后那本《人间道话》被他拿在手里拍打的忽快忽慢。
过了许久,老先生才走到场中向诸生说了句。
“人如其言,待磨待琢。”
先生说完这话又向周遭人群环视了一圈。
不知为何,念安总觉得刚刚魏光明先生看向了自己,于是他稍稍弯腰,低了低头。
背后一阵温软暖风吹响耳畔。
“喂……站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