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玄之又玄大道兴,百家群雄齐争鸣(1/2)
紫气东来,函谷关隘
圣人即出,大道行哉
城墙眺处,尹喜远望,不知何时已经相隔数丈远那青牛背上的老聃,是如此大然,大态。函谷关周境是随人东来,相伴环绕的紫气,也随老者西去,伴童徐甲手中并无牵绳,苍牛却规律前行。
刹时一声啼哞惊醒了呆滞的尹喜:“先生!出关西去,作何打算~”,老聃并未回眸,一袭白衣缓然流塑:“道未及之处,自有我辈去路”,尹喜心焦:“先生!晚辈愚钝,先生这几时所言之道,道在何方?”
青牛依然以不疾不缓的步伐适速前挪,老聃面色悠然,眉目微睁,那银素眉须之中,却有一双动澈万物,难以捉摸的双瞳。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老牛闻声并未驻足,每一步都如细摩盘算过后一般,踏实沉稳……
“先生如此淡然,但前路祸福难料……”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那先生此去,归往何地?”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关令莫需忧虑”,老聃细聆这沉稳步伐,丹田一气随腔啸出:“大道行天下!”
尹喜不再语,只因怀捧着一部先生留下的竹简,尹喜不便行礼,这竹简并不厚实,篇文也只五千字左右,但字字如金。短篇首卷,文呈篆体规矩和谐,方圆相济,这卷章,后人曰名:《道德经》!
尹喜只感手捧的是无限的欣喜与希望,一股泪意涌上百味难消的双眸。
激动——他激动自己能遇上当今天下所公认的圣人,激动圣人为自己的请求而著下的五千字;
无奈——他无奈自己并不能伴随在圣人左右,聆听道意,无奈天下终究战乱纷纭,道不顺昌。
“关令,属下所知西出函谷关不远,伊水【鸾州】之地有一灵气纷绕山脉,其主峰名【景室山】,乃得天独厚地势景色,先生莫非到……”,尹喜抬手止话了文策官:“人各有道,先生明白他在做什么。”
稍整思绪,尹喜对文策官轻道:“这些时日为我收拾细囊,撰书辞文,先生在关内时与我相言,日后还会相见。”
“关令,欲往何地?这函谷关隘地需要您啊,这……”
“关令不吝我一人,能者当居,秦军已退,我也义务尽足,如今这天下将乱,王朝隐疾,但自先生这函谷一行之后,我顿悟有更重要事,私应力为,道之所往,吾之所向!”
几念之间,青牛已至数里开外,山峦间缝中,透出一道霓虹,不知时辰,不明阴晴,霓虹接上苍牛足下大道,前方的路,瞬间开阔明晰,在虹光映衬之下,老先生与苍牛如进入画卷般,一直不语的苍牛此时伴随着这虹光一声闶强有力的低吼:“哞~”
此时尹喜对着老聃的背影,双目早已布满晶莹,内心从未有过的喜悦,他把手中这份厚重的希望举过眉梢,弯腰整身,肃颜作揖,声色颤抖对老聃的背影呐喊:
“大道~行天下!”
………
流古沧秋,世道更替,【华道元年】,为庚子鼠年,亦【道历四七一七年】。
正月二十,年后开春之际,阴山同吕梁山交界河套地区,古【不周山】存形之一地,众帝之台处。
是夜,帷幕已落,
不周山遗迹周遭布满了星星光亮,
恍惚,竟是八十来位人首蛇身的山神,
每一位山神代表一座山,
众山神用周身的烛亮,指引着背后万千奇珍异兽关注远方。
水马、孟槐没有了平日的争斗;
寓鸟、耳鼠休止了食粮的夺抢。
炎帝的逝女精卫空出衔石之力,惊恐不安盘旋上空;
烛龙的残子窫窳褪去平日戾气,若有所思静注前方……
他们在等待一场战争,
一场蓄势待发牵动万物的战争。
……
万籁俱寂终被打破,生灵注注视之处,
一方寸大阵猛然扩大,绷射出的光芒,映亮不周山方圆百里,
大阵由内到外呈一至九数组规列,
中央部位呈阴阳两仪图,
两鱼眼位置静立二人,
确切说,为两具精魂;
数外一层,大于两仪的圆环上明注:
天、地、人三才位,
三位屹立三具精魂;
再外,依旧大一环,
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规整四具精魂;
于外,五具;
继而,六具;
进而,七具;
先天八卦位置各占一具,合八具;
紧接,九具位最外环,
这九环这一层方位站立的却不是人,晃眼犷视,那竟然是九尊形个不一的大鼎!
大阵启转,一三五七九环正向运转,二四六八环反向逆转,而那环的若干精魂一个个好似活人,却无法震颤,他们脸上浮现的统一为安然神色,好似静静的歇息,又像默默的等待。
“哼!哈!”,两声震天擤气,打破山谷宁静,地虫、夜鸟、走兽、萤蛾纷纷惊吓四窜。黑叱白腾,黑白两道光烁被这哼哈擤气生生震散。
“祖师爷!此源孰是孰斯,我们当真非要如此解决?”
顺啸声源头探去,只见四子,而呼啸之人,一副身材格外魁硕,上身袒露,显示出一身浑厚暴涨的肌肉,齐腰裹裤,腰带甚是精巧,下蹬一双长筒蹬步靴,诧异的,是那格外夺目的双肩,肌肉异常发达,肉纹格外奇特,两颗咬环兽头镇守肉身。那子如小山一般屹立阵前,短发疑目,面容坚毅,左手持一把样式难辨的巨斧,斧身反握,斧柄朝前,斧头向尾,无惧眼前高亮,直视阵上之人。
“缘属天定,分乃人为。祖师爷,这一仗,咱们非战不可么?”
吐话之人锦衣灌身,面色凝重,尤其是那眼神,外貌年轻,眉目冷俊,但那双眼却透出格外老练的神色。手持一把重锏,右持背于身后,但双手双足的手套同靴子却比那重锏更夺眼,无需细看,便知那材质非一般玄铁质,器件下裸露的皮肤上,扎显的纹络似一异兽,熟悉确又陌生。
“若是为道,小辈问心无愧!若是要战,我定竭尽全力!”
一对儿双刀亢啷切响,持刀者身着短披肩,衣着形似第一位魁硕壮汉,虽然外露肌体不如壮汉那般庞烈,却透出一股比那壮汉更甚的凶莽尖锐气息,一幅犹为熟悉的汉前兽纹,附着背上,随光晃色。左手刀刀尖插地,手抟刀柄,右手刀横于肩上,双刀静待迅发,伺机而动,看来,他亦不愿战,但如是,便随时应场。
“惟初太始,道立于一,奉道尊师,徒子先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