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赏赐(1/2)
“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愧煞世间男儿汉,不敢沙场万里行。好诗,好诗啊!”李白挂着一脸的激动,用颤抖的双手托起写着诗文的布帛,热泪盈眶的把那首诗文反反复复的念了n遍:“想我李太白,号称诗中仙,自诩诗文独步天下无人能及,却不料竟然不及一个阉哦不,不及一个残疾人!”
李白感慨未完,一帮学子便已愤慨起来:
“丫丫的,吟诗何如弄刀斧,斩却贼酋挣功名!老子不干了,投军去!”
“贵妃尚有护国志,我辈安敢享太平!大爷的,我也去。”
“功名须得马上得,青史本是血写就!哥几个,赶紧的。”
......
莘莘学子尚且如此,亲眼目睹的杨玉环跨马求战的长安百姓,自然更是无法淡定。
自打那婆娘一身戎装露了头,整个长安便沸腾的如同一壶滚开的水,百姓们报名的参军的报名参军,示威游行的示威游行,有些许胆大的,干脆堵了兵部的衙门,强烈要求大唐挺起脊梁,发雷霆之怒,用霹雳手段,一举灭掉渤海收复故土。
眼瞅着火候已到,姜榜眼赶紧给李隆基提出了建议:‘把番使押送回国,传达一下大唐的愤怒。’
李隆基早已被众人的爱国热情给感动的一塌糊涂,哪里会拒绝姜榜眼的建议,大手一挥,从龙口里崩出一个‘准’字。
姜榜眼这番做作,确实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当番使走到长安街头,看着成千上万的游行队伍高举着各种条幅,呼喊着‘打到东北去,灭掉渤海国’的口号时,当看到长安百姓向他投来的愤怒的想要吃人的目光时,他真的真的害怕了。
害怕到对原本非常敌视的押送人员都感到非常的亲切起来,语气更是柔和的让人发酥:“兵大哥,这一路要辛苦你们二位了!到了渤海,某一定好好谢谢你们......”
皇宫内,凭栏处,李隆基手扶栏杆举目远眺,杨贵妃一身戎装站在一旁侍奉。
看了许久,李隆基好似想到了什么,微微一转身躯:“高将军!长安人心如此鼎沸,番使此去,渤海国能来归否!”
“差不多!”姜榜眼揉着鼻子翘了翘脚,努力的朝东北方向望了望:“陛下,渤海国地少人稀,本就不成气候,莫说征战,就是我大唐断了与他们的商贸,他们都会过的朝不保夕,更别说翻脸征讨他们了。”
“哈哈哈哈!”李隆基闻言,得意的大笑了几声,伸出手指朝姜榜眼虚虚一指:“看不出来,高将军居然还有这么一手,不战而屈人之兵,今日朕算见识到了。”
“哪里哪里!”姜榜眼谦虚的躬了躬身子,有意无意的朝杨贵妃靠了靠:“陛下,此次我大唐百姓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全赖贵妃娘娘子不辞劳苦跨马游街,以飒爽的英姿鼓舞起了百姓的斗志,老奴以为,贵妃娘娘才是真正的功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