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刘老和孟知国(1/2)
彪哥慌忙逃离……
李睿看在眼里,没再穷追猛打,传出这件丑事后,对方一年半载是不用出现在这条古玩街了。
“你好,小兄弟,又见面了。我叫孟知国!”黑框眼镜男子走过来说道,并为李睿介绍刘老。
“你好,孟哥。您好,刘老。我叫李睿,谢谢你们的帮助。”
刘老面露笑意,仔细打量起李睿,赞道:“小小年纪,能锻炼出如此眼力,很不错。跟你谁学的?”
“没跟谁学习,都是自己看书摸索出来的。”李睿回道。
自学?
刘老和孟知国眼露惊讶。
古玩鉴定,许多人有师傅手把手地教授,一点一滴地剖析指导,学了一辈子,都磕磕绊绊的。一个人独自对着书本自学,没人引领,想学有所成,有多大的难度,他们心里可是非常清楚的。
一眼勘破众多赝品,言之凿凿的断定仿造时间。之前,孟知国又讲述过乾隆粉彩九球天球瓶的事情……
很显然。
李睿不仅仅是学到一点皮毛,而是拥有了相当强的水平。再联系他的年龄,这表现就非常妖孽了。
天才!
刘老心里默默给出一个评价。
“小兄弟的瓷器鉴定知识都是自学的?我……我从十五岁就跟在师傅身边学习,至今已近快二十年了,才勉强学出点东西。遇到重要的东西,还不敢单独鉴定。”站在较远处的小周,凑过来。
小周凑过来,其他两人也靠上前,也是一脸的惊奇。
“你们好!”
李睿看着凑上前的三人,之前跟过来,孟知国没介绍,他不知道如何称呼,干脆模糊地问声好。
“哈,我叫周学习,高个子是薛磊,胖点的叫赵一鸣。都是在深圳博物馆做研究鉴定工作。”
“周哥好,薛哥好,赵哥好!我叫李睿,在校高中生。”李睿再次问好。
其实。
孟知国、周学习等人的年龄都三四十岁,跟李睿老爸差不多大,但受前世影响遇到比自己大的习惯性喊哥。当然像刘老这样的老爷爷除外。
“以前听师傅说谁谁谁是天才,我心里总是不服气,但是遇到李睿兄弟你,我才明白天才的含义。跟你差不多大时,我才初步接触古玩鉴定。而你现在就能独立做鉴定了,这个差距……”周学习再次感慨道。
“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了吧。”刘老教育道。
“是。”
周学习忙点头恭敬应道,刘老是他师傅的至交好友,偶尔也会指点他。又是省文物局的老领导,开口说教是他的荣幸。
“额,其实我的水平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强。我只是对清代和民国瓷器研究较多一些,其他的都不懂。”李睿解释道。
“那也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刘老笑着道。
“贪多嚼不烂,专攻一项往往更加容易取得成就。我刚接触这一行时,对什么都好奇,都想学,蹉跎数年才醒悟过来,专攻瓷器一项。”孟知国说道。
众人都是文博界的,李睿虽说是刚接触这一行,但是有鉴定经验书的加成,对清代民国瓷器这块了若指掌。大家凑在一起,沟通起来也有说不完的话题。周学习等抓住难得的机会,不时地向刘老请教。
刘老话语不多,一开口直指要点。
经过一番深入的交谈后,刘老对李睿是毫不掩饰地欣赏,提议一起逛古玩街。
李睿欣然应下。
跟着一堆专家近距离地交流学习,这可是十分难得的机会啊。何况刘老是前辈,主动开口邀请,无论如何都不能拒绝。
六人结伴慢悠悠的逛着古玩街,刘老和孟知国走在前头,李睿和周学习等四人稍微落后一步。
孟知国说自己是在南京博物馆在研究鉴定工作,对刘老也很恭敬,但是和周学习的恭敬又不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