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皈依于南北(1/2)
世间能让乾钦此感到头痛的事情可不多,恰巧南北在青楼里画地为牢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青楼自然是那所名为青楼的青楼,说起来有些拗口,不过这间在长安里最为红火的风流之地有一个雅趣说法。
念及青楼,风华如故,名为青楼自然风流皆是它。这取名到底还是有讲究的,其他家还在思索什么名字不显风尘又透着风雅,人家直接冠以青楼为名,这可就厉害了。
去不去青楼,去哪家青楼,哪家青楼的哪位姑娘最为动人。
道貌岸然的雅客文士最常搁在嘴边上的三句话,无形中为这所取名讨巧的青楼打了三次招牌,生意想不火红都难咯。
话又说回来,乾钦此能在这里把玉如意当狗骨头扔是有原因的,他曾在三楼住了三年只是原因之一,京都从不缺少豪客富商在此一掷千金,赎买当红花魁以纳妾都是常有的事,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姓乾,碰巧这家青楼也是他开的。
...
乾钦此很快又得知一件让他开始怀疑人生的事情,赖着这里不愿回四合院的南北,这几日竟然没有唤任何姑娘作陪,更别提侍寝那些花丛雅事了。
除了照例的三餐用度,南北就那么端坐在红案上看书,甚至有姑娘瞅其稚气可爱,牵起裙摆想要逗弄一番,都会被他一脸紧张地驱赶走,慢慢成为青楼里一桩妙事,闲时姑娘们好奇兴奋之余总是登上三楼远观,莺莺燕燕挤作一团好不热闹。
好在南北还知晓搬出乾哥儿的名号,原本把他当作是苦行道人来砥砺红尘的管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姑娘不要,那每日三餐尽是私厨精烹,不敢有丝毫怠慢。
乾钦此听完管事所言,看着此时正四处观望的南北,居然像是一个游览观赏风景的闲客,嘴角微翘。
“听闻你这几日只有在正厅奏乐时,才会下座移至栏边观赏?”
南北闻言皱起眉头,连忙目不斜视地盯着书本。
乾钦此岂是这么好打发的,自顾自继续言道:“让我来想想...能在正厅献艺露脸的小娘子可不多,青骆?莺渔?还是梓竹?”
南北仿佛没有听见一般,依然不为所动。
叮铃铃...
银铃轻响,
南北捧书的手指颤了颤。
似乎迎接这声银铃的到来,无论高低三层,还是雅座或偏厅,皆爆发出如潮的欢呼声喝彩声,红绸卷地而起,悬散半空的丝带被吹拂宛如仙境。
凤雏灯燃起,甜香气裹挟着脂粉飘散于空。
一方清池浮起一张朱红色案几,清水里很快飘满娇美花枝。
浮水楼梯转角有一位女子,踝系一道银铃。
...
乾钦此听闻此刻满堂的赞叹声,心中了然是哪位姑娘登场的声势,转眼间忽然瞧见南北脸上露出掩藏不住的焦急之色,这才恍然大悟。
刚欲调笑几句,猛然想起前些日子带着云昭来此险些做成的那件大事,神色渐渐古怪了起来,目光在南北身上来回打量。
被看得有些发憷,南北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我就是喜欢她,怎么了!”
声音不大不小,却让出言者羞红了脸颊,全然没有平日里那股沉稳劲。
不过乾钦此没有因此而说些什么,反而显得更加为难起来。
刚欲说话,南北已经一路小跑奔向栏边。
抚十二弦筝,每夜只奏一曲,身处红尘却被奉为长安绝色的只有一人,那便是此刻博得满堂喝彩的赤足女子,清倌人皈依。
便是那日险些被一柄镶满晶石宝剑换取处夜的女子,虽说只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只是待价而沽,没有买不下的清倌,只有不够鼓的钱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