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书碑文(2/2)
碑体经岁月侵蚀,但,其上字形、笔画,仍清晰可见。
然,其中含义,至今无人识译!
...................
自十岁起,于凡便每周来此一次,无论刮风下雨、烈阳霜雪,从未间断。
对天书碑,他再熟悉不过,碑上,只有四十二个字形,别无他物!
观看临摹碑文几年,现在,无论何时,于凡都能在脑中,浮现四十二个字的笔划钩形,也曾在废弃的作业本上,运笔临摹不知道多少次,却依然不知其义。
此时,于凡正隔空临摹,手指随着碑文线条而行,良久,四十二个字形临摹完毕,一如以往,未得到任何信息。
无奈摇头,轻叹一声,他放下竹篮,取下背篓,搁置地上。
继而盘膝坐下,从背篓里取出一个小布包,打开布包,里面是些干粮,两个糍粑和一些红薯干片。
这些吃食,是出寨前就准备好的。
采草药、捡蘑菇、摘栗子、赶山路,于凡消耗颇大,需要补充体力。
时已正午,他腹中早已空荡,喝着军用旧壶里的水,吃着干粮,且作休息,恢复体力。
草甸、溪流、薄雾、山峰、白云,风景如画,一览入目。
这些美景,于凡已见多年,最熟不过,毫无观景兴致。
虽是初夏正午,烈日阳光,经过山体周围的云层薄雾过滤,变得柔和,照射在身上,于凡感觉暖洋一片,加上疲惫后的放松歇息,极度舒畅。
吃食喝水,休息片刻。
忽然,他拍拍脑门,像是想起了什么,起身来到天书碑一角,掀开地上一块石板,双手一阵扒弄,覆土去掉,露出一个黑泥小罐。
将黑泥小罐取出,放在背篓边的地上。
此时,于凡体力稍有恢复,想念起溪水里美味的青花鱼。
起身走向坪中溪流,他准备抓几条青花鱼,回去给爷爷和妹妹尝尝!
踩在草甸之上,甚是绵软舒适。
草甸上,青草丛生,一簇簇矮小灌木,夹杂在青草之间,其中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山林生物。
突然,不远处的一簇灌木,枝叶一阵晃动,映入于凡眼帘。
他随即停下脚步,屏声静气,凝神感知。
须臾,便有所发现!
于凡脸露喜色,悄然靠近晃动的灌木丛。
突然,他伸手往灌木丛里,一探一缩,缩回手后,一条青蛇,缠绕在手臂之上,而他的手指不偏不倚,掐在了青蛇七寸之上。
苗疆气候湿热,草树茂盛,山中蛇虫鼠蚁,种类众多。
外来人见之畏惧的爬蛇,在此地不是稀罕之物,常是寨民口中打牙祭的美味。
这条青蛇,长约一米半,少儿胳膊般粗,此刻,它的蛇头不停晃动,吐着蛇芯子。
青蛇七寸被制,于凡手指用力掐按,它浑身劲力全无,缠在手臂上的蛇身,顿时萎靡不振,耷拉下来。
好东西啊!
回去炖锅蛇羹,美味极了!
于凡提着青蛇,往山溪边走去,心中欢喜。
到了溪畔,将青蛇按在砂石上,随手捡起一个石块,将蛇头砸的稀巴烂,又顺手从一旁的灌木上,别下一根枝条,用尖尖的枝头,给青蛇去皮,清理内脏。
溪水就在脚下,清理起来也是方便,于凡漫不经心的忙乎,熟练老套。
很快,内脏清理完毕,折了一根细藤,将蛇肉系上就算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