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经典哲学问题(1/2)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这是哲学最为经典的三个问题。
世界上所有的人和物不会凭空产生,都有来历可寻。
做事会讲究根据,为人则要问其出身。
而出身来历无外乎两个方面——父、母。
在陈家,好似两方面都是谜团。
陈鱼并不知道母亲祖籍何处,以前是何身份。
可以肯定,绝非普通农妇。
留意细微之处,便可得出推断,比如母亲懂得精巧刺绣,懂得诗书,闲暇时会教陈鱼和蓉娘读书识字,讲述典籍诗文。
还有母亲的气质性情,以及平素言行举止,都显得很有修养,完全不似村中那些粗糙农妇。
陈鱼不免曾暗自揣测,母亲可能是大家闺秀出身。至少曾在富贵之家生活,才会养成这般气质。
可是多年以来,似乎从未听母亲提起过。
陈家是逃难落户樊川,那么以前居住在哪?祖籍何处?
陈鱼全无印象。
甚至连父亲的名讳身份,陈鱼都一无所知。
于是乎,在除夕夜提出了一个常人看来,十分荒诞可笑的问题。
母亲陈氏却报以沉默,没有回答。
不合常理的反应让陈鱼越发觉得古怪。
难道父亲的名字是什么忌讳?
还是其中有什么隐情?
或是母亲不愿提及不堪回首的往事?
抑或……
陈鱼满腹疑惑,顷刻间便有了许多推测,却难有定论。
既然母亲既然不愿意说,也不好继续追问。
陈鱼甚至有些后悔,不该冒然开口的。
有些事情,难得糊涂才是最妙的境界。
疑神疑鬼,纯属庸人自扰。
……
陈鱼去了里屋,坐在榻上与蓉娘聊天守岁。
陈氏则怔怔盯着那个古怪的灵位,神情惆怅,不知何时眼眶竟有些湿润了。
她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一件事,儿子变了。
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少年憨实,三言两语就能糊弄的小鱼儿。
他长大了。
懂得猜测,疑问,适时缄口……
“夫人,小鱼儿长大了,要不…找个恰当时机告诉他吧?”
许二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显然听到了他们母子的对话。
“告诉他?”陈氏不由一惊。
“嗯,与其让他猜,还不如告诉他。”
“不…”
挣扎片刻,陈氏摇头道:“还是算了,我宁愿他什么都不知道,平静过日子就是了,现在这样挺好。”
“也好!”
许二叔想了想,叹道:“不过我总有些担心,也许……”
陈氏不免紧张:“也许什么?”
放下手中的香烛,许二没有出声,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堂中,那块高悬在上,御笔题写的“良善之家”匾额。
……
新年的一主题是无聊。
古今如是,前者更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