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破题之眼(1/2)
李世民回到王府,方才知道发生何事。
看到鼻青脸肿,狼狈不堪的杜如晦,顿时怒火中烧。
尹阿鼠、尹德妃父女,飞扬跋扈在先,恶人告状在后,实在欺人太甚。
“克明伤势如何?”
“除指骨骨折外都是皮肉伤,不打紧。”
尉迟恭愤愤不平道:“可若非末将恰好经过解救,焉知……尹阿鼠摆明了故意寻衅滋事,痛下狠手,与克明、与殿下过不去。”
“本王知道。”
“殿下是说,尹德妃恶人先告状?”
相比于自身伤势,杜如晦更在意局势变化。
“没错,抢在本王不知详情前,在父皇面前好一番哭诉,恶人先告状,以至于……唉!父皇龙颜大怒,下旨贬谪你出京。”
尉迟恭义愤填膺道:“这般处置,也忒……克明冤枉。殿下,臣当时在场,亲眼所见,愿面见陛下,为克明作证。”
“本王如何不知克明冤枉,已经据理力争,可父皇不听,而今多说无益。”
李世民叹息一声,儿子重伤,兄弟暗害,父亲的不信任,幕僚贬谪。
一日之间,各种糟糕的事情接踵而来,让他实在有些难以招架。
“总不能让克明这般不明不白地离开长安吧?”
“当然不能,且先养伤,拖一天是一天,再从长计议。”
此时此刻,李世民格外盼望一个人——房玄龄。
举步维艰之时,最需要的便是有人出谋划策,房玄龄无疑是秦王府中最擅谋略,也是他最倚重之人。
奈何他前往山东公干,不在身边,否则何至于此?
不过算算时间,也差不多该回来了。
饶是如此,李世民也觉得有必要传讯给房玄龄,让其尽早归来。
至于杜如晦,短期内更不能让他离开长安。
房谋杜断,左膀右臂,缺其一便捉襟见肘,若二人皆不在,局面难以想象。
“殿下,臣总觉得此番事情蹊跷,来者不善。”
“本王亦有同感,接二连三,环环相扣,都是冲着天策府的。”
“今日之事,臣觉得并非尹阿鼠的主意,他虽行事乖张,却也不至于嚣张、莽撞到如此地步?兴许是有人在背后蹿腾。”
杜如晦当即道出杏黄袍道士的存在,当时瞧的清楚,正此人耳语嘀咕几句,尹阿鼠才对自己动的手。
“难不成此人听命于东宫?”李世民皱起了眉头,这是拉着尹家当枪使,还是结为同盟?
杜如晦摇头道:“未必,樊川少年陈鱼托家人带话,让格外小心此道士,言下之意此人与小王爷受伤有关。”
“……”
李世民默然不语,事情远比想象要复杂,似乎除了东宫之外,似乎还有第三股势力参与其中。
“对了,那个樊川少年怎样了?”
“齐王下令长安县,将陈鱼抓捕,现下在长安县牢狱中。”闻讯赶回来的长孙无忌,带来了最新消息。
“此人必须掌握在我们手中。”
李世民想起在太极宫李渊的言辞,陈鱼多半会遭到拷打质问,若得出什么不利口供,长孙冲和杜构恐会被牵连。
按照现如今这等趋势,后续会怎样,委实难料。
长孙无忌自也明白,低声道:“已经叮嘱舅父,明日一早想办法将陈鱼提到刑部大牢。”
谢天谢地,高士廉是刑部尚书,在关键时刻能发挥一些作用。
李世民道:“查一查陈鱼,若此少年无异样,争取尽早开释。不管怎么说,此人先后两次救过青雀和丽质,不可恩将仇报。”
“是,更是为防止有人借此陈鱼做文章。”
长孙无忌和杜如晦都深以为然,借题发挥是门大学问,此番之事,陈鱼便是这篇大文章的破题之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