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章 计划提前(1/2)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
作为一个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冯大司马的精神和肉体是不可分离的。
所以爽要平等,平等地爽。
平等过后,冯大司马四仰大叉地躺在榻上,看着屋顶,缓缓地说道:
“孙权的身体,恐怕已经出问题了。”
“不是说早就出问题了么?”
右夫人脸上红潮未褪,懒洋洋地眯着眼,腻在冯大司马旁边:
“正旦的时候,就已经病得不能起来,还让太子代替自己前去宗庙祭祀求平安。”
说着,又哧地笑了一下:
“这吴国的太子,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在宗庙等待祭祀的间隙里,居然还有心情抽空去了一趟姻亲家里。”
大一点的说法,就是心意不诚。
因为从西域到雒阳,一路上并不算太平。
从文皇帝到平皇帝,即使是国力紧张的时候,也要征民夫,兴土木,建宫殿。
董卓之乱时起,大量的匈奴等胡人就流窜于中原,先是参与扶助天子,后又劫掠河东河内,甚至参与中原诸侯混战。
转头看去,但见一人站在不远处,嘴里说着赞叹之语,但脸上和眼中,却满是感叹。
但对暗中对吴国做了这么多事情,掌握了这么多线索的冯鬼王来说,年老昏聩并不足以解释得通孙权的这些举动。
心里不住地赞叹:“这就是大汉啊……”
哪像长安这里,汉胡参杂,酒肆里甚至有胡姬在招揽客人。
冯大司马看待此问题的角度,与右夫人不大一样。
“阿郎已经有所打算?”
“蜀地?”
所以把多余的粮食卖给吴国,不是什么坏事。
大约是感受到了曹苗的目光,那人也转过头来。
“任由另一子孙霸诋毁太子宾客,公然与太子相争。”
而对方虽看起来有些像胡人,但风采被服,却是要远超曹苗。
商铺挑起的幌子,似乎是被大街上的热闹浪潮冲击,在空中时不时地摇曳着,诉说着这里的繁华与热闹。
“陆逊在吴国的身份自不必说,单单是刚拿下襄阳不久,就被召回建业,作为众臣之首,居然在朝堂上被当众斥责,病倒在榻,此可谓是羞辱耶?”
亮晶晶地看着冯大司马:“孙权要死了?”
让你当太子,意思就是迟早都会传给你。
你家阿翁打拼了一辈子,这才有了这些家业。
两国交界之处,百姓由东逃西,日渐增多,并非无因啊。
拿下了雒阳之后,不说魏国与吴国的反应,汉国朝野,已是欢欣鼓舞。
想起朱氏的代表人物朱据,冯大司马又是“嗤”地一笑:
“恐怕这其中,还有朱据统领吴国唯一一支骑军的缘故,所以你道孙权为何突然变得这般着急?”
春日未远,夏日初近,大汉的帝都长安城,被宽阔的章台大街一分为二。
若是换了平时,在孙权面前认个错,再到宗庙里谢个罪,说不定也就过去了。
如此无知胡来,只要吴国太子的对手不是蠢笨如猪,稍稍在孙权面前提一句:
太子别有异心,看似心意不诚,不知规矩,实则是不欲陛下痊愈也。
事实上,蜀地才是大汉如今最大的粮食产地。
这一次只把太子禁足在宫里,让他反思,不让他与百官相交。
想起族中欲助魏攻汉,再看到汉国如此强盛,拓跋沙漠汗日愁一日。
倒是对方,被唤作“郎君”,竟是颇有些受宠若惊,连忙拱手还礼:
“阿郎,终于要动手了?不是说,粮草不足么?”
而是东西二市,因为那里,才是长安专门买卖的地方。
而此时,冯某人甚至已经打算开始削减对荆州的粮食供应。
“大汉的粮食,肯定是要先供给大汉,然后才会考虑卖给别人。”
“时间紧迫啊……”冯大司马的指尖,滑过光滑的背脊,撩起右夫人的阵阵酥麻,“魏贼吴寇,主动给了我们这么大好的机会,我们岂能不好好把握?”
此人看起来有些类似胡人,但身高八尺,英俊魁梧,气度不凡,再加上又是身着汉服,一口流利的汉话。
叫卖声、交谈声、鼓掌声、歌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亮晶晶……
——
延熙七年的夏粮还没有到入库的时候,汉吴仍是亲密的战友。
心意不诚,那就在宗庙里多跪几天,以示诚意。
甚至孙登带领百官,阻挠孙权立步氏为后,如此公然挑衅,孙权都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想要换太子的意思。
“我去了一趟雒阳之后,才忽然发现,有些事情,或许我们没有必要想得太过复杂,甚至已经可以提前进行了。”
“若是孙权觉得自己尚有春秋,又何须如此?昔日孙登在时,你看孙权诸子,谁敢与之争太子之位?”
“这就是大汉啊,世间恐怕再无比这更繁华的地方了。”
一位身着华服的汉人,正无比好奇地东张西望,时不时发出惊叹。
不知规矩,那就在宗庙里多跪几天,以习规矩。
由上到下,由朝堂到民间,大魏皆难匹敌大汉,阿弟确实是比自己有远见。
说到这里,冯大司马笑了一下,也不知是冷笑,还是讥笑:
“还有那顾雍,兢兢业业,帮孙权打理了一辈子的江山,哪知这刚一死,两个儿子就马上被孙权发配到交州。”
“世间岂有那般多的两全之法?”冯大司马摇头,“我固知继续麻痹吴国会更好,但……”
特别是长安城,相当于东面又多了一个厚实的屏障。
“我想说的是,吴国这一场内乱啊,恐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曹苗似乎是觉得被发觉自己打量对方,不打声招呼不太好意思,于是上前两步,拱手行了一礼:
“我观这位郎君器宇不凡,又面容卓殊,故而失态观望,莫怪,莫怪。”
自己来到长安已有大半年,可是却如无头青蝇一般,根本寻不得门路,与汉国的权贵相交。
浮尸百万做不到,但诛杀百千十人,那还是很容易的。
这是在草原上永远不可能看到的场景。
听说汉国天子,直到现在,都是让人翻新清理前汉时的宫殿,少有新建宫室。
但自收复关中与并州以来,蜀地虽仍是供应大量的粮食给荆州,但增长的速度接近于零。
不但退出了吴国朝堂,而且这些年大力在交州荆州推广甘蔗,乃是大汉在吴国的最大代理商之一。
曹苗漫步在街道上,看着这般热闹非凡的市集,看到琳琅满目的货物,有些痴迷不已。
怪不得,南下的那些草原部落,会服服帖帖听汉人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