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虫活之永恒 > 第101章 寿晶

第101章 寿晶(2/2)

目录
好书推荐: 永动星源 逆命魔主 我的极品女房客 源星传 绝代丹帝 逆天宿命论 深夜,别回头 澈羽之书 变身女装系统 末世穿越之书

罗天成在分派完礼物后,并没有见过李二公子,估计是不住在这里,自然没有在意,与庄老夫人等人吃完晚饭后,就去休息了,第二天要去见香港电影行业一位电影业富有传奇性的人物,邵逸夫!

邵逸夫的父亲育有5男3女。1907年,邵逸夫出生,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六,所以香港影视圈尊称他为“六叔”、“六老板”。邵逸夫长大后,邵氏家族已经家道中落,只有一栋上海的老房子和一家名为“笑舞台”的上海剧院。

邵逸夫早年就读于家乡庄市叶氏中兴学校,与包玉刚、包从兴、赵安中等为前后届同学,后赴上海就学于美国人开办的英文学校“青年会中学”,为此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邵家众多的兄弟无人继承父业,几乎都进入娱乐圈。五兄弟中,大哥邵醉翁于1924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开始闯入当时尚属草创时期的中国电影业。

邵逸夫在“上海青年会英文中学”念书时,就已经加入长兄邵仁杰主导成立的上海天一影片公司,并助兄长开拓外埠发行。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这也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前身。

1926年,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应三哥邵仁枚之邀,南下新加坡协助开拓南洋电影市场。此后,邵氏兄弟带着一架破旧的无声放映机和“天一”影片,南洋乡村巡回放映,并开设游艺场和电影院。天一影片在创业首两年发展迅速,其他电影公司于是组成“六合影业公司”,围剿“天一”,迫使上海甚至南洋的大戏院,不再播放天一的电影。

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邵逸夫与三哥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先后购入多间戏院。

1931年,邵逸夫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幸亏其命大,落水的邵逸夫抱着一小块木舢板,在大海上飘泊一夜后终于获救生还,并从美国好莱坞买回所需的“讲话机器”。

1932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因上海的局势不稳,“天一影业”决定迁往香港发展,并建立了“天一港厂”。邵逸夫任制片和导演的中国首部有声电影《白金龙》上映引起轰动,将中国观众带入“有声时代”。

到1937年抗战前夕,天一影业在上海,邵氏兄弟在南洋,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东南亚各地已拥有电影院110多家和9家游乐场,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他们南北呼应,分工协作,共同打造邵氏家族的电影王国。

1938年,天一影业正式改名为“南洋影片公司”,其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东南亚,香港、南洋地区相继沦陷,邵氏各兄弟的电影事业大受打击。

战后,二哥邵仁棣回港重建业务,并于1948年将“南洋影片”改名“邵氏父子”。同时,邵逸夫与三哥仁枚的新加坡电影公司“邵氏兄弟”亦重拾轨道。但“父子公司”在港的发展不顺,遭“电懋”和“长城”两大电影公司夹击,所以邵逸夫决定接掌香港的电影生意。

1957年,邵逸夫回港以32万元买下“父子公司”的清水湾地皮,兴建邵氏影城,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自立发展他的电影事业。

1957年,与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制作电影,邵逸夫任总裁。1961年,位于九龙清水湾的邵氏影城于12月6日正式启用。

1980年,邵逸夫成为无线电视的最大股东,出任董事局主席。同期,邵氏的电影业务不断收缩,减少电影,于1985年卖出全部院线,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由邵氏投产至暂停制作期间计算,邵氏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速的电视行业,与无线电视合作,培训艺员。1973年邵逸夫举办首届香港小姐选举,该选举成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选美盛会。

1985年起,邵逸夫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内地。当年他向中国保护敦煌画展工程和浙江大学分别捐资1000万元。有关部门特立碑予以纪念。甬上文化人王重光1996年曾前往敦煌考察。大漠深处,类似的纪念碑不止一个,但惟有同乡邵逸夫是炎黄子孙。

目录
新书推荐: 梦蝶TFboys 你是信仰去照耀 EXO的守护天使 守护甜心之血染蔷薇 穿越琅琊榜之我是靖王妃 甜妹在哨向世界苟成万人迷 被S级哨兵觊觎的F级向导 神壕快穿:闪开,小祖宗驾到 星元游戏架构师 觉醒失败?我在星际写狗血文封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