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2/2)
休养生息
为了与民休养生息,安定社会秩序,完颜雍颁发了免奴为良的沼令,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他还采取了重视农桑、奖励垦荒,进一步开弛禁地,实行增产者奖,减产者罚等一系列措施,发展了农业和畜牧业。对于遇有水旱灾害的地区,实行减免租税的办法,减轻人民负担,稳定了生产情绪。完颜雍本人又提倡节俭,注意兴修水利,鼓励民间发展手工业生产。因此,从大定年间开始,金朝的经济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
计口授田
完颜雍试图继续维持计口授田制,保护女真猛安谋克户的特殊权益。自完颜亶以来在中原推行对女真猛安谋克户的计口授田制度,因中原旧有封建生产关系的影响和以战争俘虏补充奴隶来源的彻底断绝,逐渐向封建租佃制演变。一些猛安谋克户开始出卖奴隶,致使耕田者减少,只得将所授之田出租给汉人农民耕种。另一些女真猛安谋克户,在战争结束后不再回到所授之田上耕作,直接将其转租给汉人农民。也有一些贫困的女真户将所授之田出卖给“豪民”。女真猛安谋克户发生了阶级分化,那些坐收地租的女真户便转化为封建地主。而女真贵族和官僚地主多占或冒占官田的现象也日趋严重。
大定通宝
完颜雍企图制止生产关系向封建租佃制的转化,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他颁布禁止中原猛安谋克户出卖奴婢转租田地的诏令。次年(1182年),他又规定:一旦查出有不自耕种的猛安户,杖六十;谋克杖四十。
对于贵族地主多占冒占官田,完颜雍在大定十九年和二十一年先后派员到各地拘括官田。括田的本意是将所括之田分给贫民,继续对无田少田的猛安谋克户实施计口授田的旧制。但在实际执行中,一些小地主和农民的土地都被强行拘括,田地更集中到官府和女真贵族官僚地主的手中,反而加速了封建租佃关系的发展。
通检推排
金初对人户三年一籍,清查其人口、驱奴、土地和资产,据以排定户等,征收物力钱(财产税),征发差役。但贵族、官僚和地主以各种方式隐瞒财产逃避税收,而贫苦人户却负担重税。
为改变赋役不均现象,大定四年(1164年),世宗下令分路通检天下物力,因标准不一,诸路不均,百姓不堪承受。次年,颁布“通检地土等第税法”,统一各路标准,轻重不均的现象始有所改变。
大定十五年(1175年),离上次通检已经十年,但赋役仍有不均,世宗再命分路推排物力钱,手续较通检简化。而随着猛安谋克户内部的阶级分化,地主和农牧民的赋役也开始严重不均。大定二十年,从中都入手在猛安谋克户内也实行推排,两年后推广到全国,方法是清查各户土地、牛具、奴婢之数,分为上中下三等以均赋役。
大定二十六年和章宗泰和八年(1208年),金朝还进行过这种推排。尽管在通检推排中,不无官员上下其手苛增物力的扰民现象,但对均平全国赋役,保证国家收入,缓和社会矛盾,毕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完颜宗弼
完颜宗弼(?-1148年11月19日),金朝名将,开国功臣。本名斡啜,又名兀术,女真族。1125年,随军攻宋,克汤阴,参加围攻东京。1128年,率军攻山东,击败宋军数万,连克青州、临朐等城。1129年,复率军攻宋,先后在大名、和州击败宋军。1139年金、宋签订和议,次年宗弼杀主和大臣完颜昌等,撕毁和约,再次大举南侵,但在顺昌、颍昌、柘皋镇等地大败,被迫退守开封。1141年,利用宋宰相秦桧除掉大将岳飞,迫宋称臣,签定皇统和议,以功进太傅。1142年,宗弼还朝,独掌军政大权。1148年,宗弼在上京会宁府病亡。
公元1135年(天会十三年)正月,金太宗驾崩,金熙宗即位,立即着手对金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宗弼是辅助熙宗进行改革的重要人物之一。
公元1137年(天会十五年),完颜宗弼升任右副元帅、封梁王。十一月,废“伪齐”政权,将政令收归朝廷。废刘豫为蜀王,于汴京设行台尚书省。
公元1138年(天眷元年),领三省事宗磐、宗隽在朝廷专权,外结左副元帅挞懒,将河南、陕西地割还宋朝。对此,宗弼在朝内支持宗干等人坚决反对。二年,熙宗以谋反罪,诛宗磐、宗隽,解除挞懒兵权。拜宗弼为都元帅,封越国王。三年,挞懒与宋人交通受赂事发,熙宗命宗弼诛挞懒,加封他为太保,兼领燕京行台尚书省。[12]因宗弼之请,熙宗又发动对宋战争,出兵夺回原交还宋朝的河南、陕西之地。由于河南、陕西各地守将大多是金、“齐”旧官,金军攻来,纷纷迎降。一月之间,金军攻取河南、陕西大部,宋岳飞等部退到颍昌(今河南许昌)以南地区,宗弼顺利进驻汴京。
宗弼企图趁势占领淮河以北地区,又挥军南下,在顺昌(今安徽阜阳)败于宋刘锜部,在郾城、颍昌大败于岳飞部,宗弼险些被俘。形势对宋朝极为有利,岳飞也乘胜进兵,大有收复河南进攻河北之势。但宋高宗下令岳飞班师,于是宋军全部撤出河南。九月,宗弼入朝,是时熙宗南巡到燕京,左丞相完颜希尹亦在随行百官之中。宗弼欲还元帅府(驻祁州),饯行宴会上,希尹与宗弼言语相忤,宗弼大怒。次日向皇后裴满氏辞行时,详述其事,言希尹有不轨言行。宗弼走后,皇后向熙宗奏明,熙宗派人追回宗弼,许宗弼诛希尹。遂杀希尹及其二子,又杀了希尹的心腹右丞萧庆及子。翌年,宗弼升为左丞相兼侍中,仍任都元帅,领行台尚书省事。
金夺回河南、陕西后,行台尚书省从燕京迁到汴京,主要掌管原“伪齐”统治地区。完颜宗弼在行台革除“齐”弊政,采纳范拱的建议、减旧税三分之一,百姓得以复苏。又令原“齐”诸军将士解甲归田,人情大悦。厉行文治,选拔能吏,讲求财用,器重文人。选名士十余人备官属。涿州范阳人赵元在行台凡十年,吏事明敏,宗弼深知之,行台或有事上相府,宗弼必问“曾经赵元未也?”其见重如此。宗弼选拔信用的蔡松年、曹望之、许霖、张之周等,直到海陵王、世宗朝都是理财名臣。北方社会经济得到一定恢复。
宗弼扶植的汉官,大多数是原宋朝旧臣,他们与金初重用的原辽朝汉官韩企先、孟浩、田珏等人有矛盾。皇统元年五月宗干卒,不久宗弼返京师辅佐熙宗,任蔡松年为刑部员外郎,开始在朝廷扶植新汉官集团。皇统六年,右丞相韩企先病卒,田珏被宗弼排挤出朝。七年六月,又借故杀田珏、奚毅等多人,孟浩等三十四人被指为同党迁徙海上。尚书省为之一空。宗弼扶植的新汉官集团代替了旧汉官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