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青松书屋(2/2)
小院的四周是静谧的,远处的阳光射入小院的一面窗户中,苏三顿时看到了一群小童,小童们头带小帽,一双手臂堆叠的放在桌面上,手臂下压着的,是一本粗糙的课本,此时小童们摇头晃脑的背诵着书中诗词歌赋,画面中一片朝气蓬勃。明朗的读书声正是小院中传出。
“随我去见寿先生吧。”
一直到读书声停止,小乞丐才发出声音,对着一旁的苏三说道。
“啊?好!”苏三赶忙应道。
“谢谢你救了我!”苏三诚恳的说道。
这一路,苏三已经想明白了,之前那桃核显然是小乞丐掷出的,小乞丐这一手也让苏三叹为观止。自己一路追到这里来,就是想亲口对其说一声谢谢。然而小乞丐并没有回苏三的话,而是率先走出。
苏三还想和小乞丐说点什么,然而小乞丐只是自顾自的走着,苏三只好牵着来福紧跟在其身后。
小河的不远处有一座小桥,过了小桥后,小乞丐径直的向着小院走去。
“青松书屋!”
苏三望着小院大门牌匾上的字,嘴中不由得低声念出。
此时小乞丐回头看着苏三,对着苏三说:“你的那头驴就让他在门外吧,不会走丢的,你放心吧。”说完后,小乞丐不着痕迹的看了来福一眼。
“为什么?”苏三疑惑道。
“等下你就知道了。”小乞丐回了一句就向着里面的屋子走去。
苏三将信将疑的将手中的草绳放下,对着来福说:“那你在这里等着我,你可别乱跑,免得跑丢了。”说完后,来福竟然很人性化的点了点头,苏三揉了揉眼睛,以为是自己看到了幻觉,顿时摇了摇头,向着屋内走去。
从一扇涂满了黑油的竹门进去,有一块平整的院子,院子的一旁整齐的摆放着一些农具。
正对着大门的一间屋子就是大堂了。走进大堂,屋内十分整洁,只见一面墙壁中间挂着一块匾道——青松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屋子里,好像是古代旧式的客厅,看着这些,苏三感到十分的奇特。
大堂旁边是书房,书房里小童的座位一共有十一个,小童们的书桌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低些的椅子。
“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回去休息吧。”
苏三只听见一声中正醇厚的声音传出,声音很有深度,显得儒雅而又睿智,让人不由得对这声音的主人好奇了起来。
话音落下,只见座位上的十一个小童像是打了鸡血一般,齐齐站起身来念了一句:“寿老师辛苦了!”
说完后纷纷收拾着课桌上的书本,欢快的像是快乐的百灵鸟一般。苏三看到这里,不由得露出一丝微笑。
“回来啦?”
小童们还在整理课桌上的书本,此刻从书房中走出一名约莫五六十岁的老者。
老者一袭浅蓝色的粗布长袍,身形略显佝偻。仿佛是被风干了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两鬓处垂落着两缕花白色的长发。老者鼻下的胡须稍短,下巴处留着长长的胡须,一双眼睛透露出岁月的沧桑,头上戴着一顶幞头,微笑的看着小乞丐。
此时小乞丐对着老者恭敬的一礼,苏三向来是对老师一类的人抱有敬意,于是也急忙学着小乞丐的样子对着老者一礼。
只听见小乞丐对老者道:“先生,您的小毛驴我给您找回来了,现在就在外面。”
“哦?找回来了吗?”老者依旧面带微笑的说着。
“先生,我发现小毛驴的时候,它正和这位小兄弟在一起,不曾想小兄弟与赵青伟起了冲突,我便出手解了围,将其都带了回来。”
小乞丐转头向苏三:“那毛驴是寿先生从小养到大的,前些日子居然自己走丢了,我在城里到处找了几遍也没找着。”
“那毛驴向来乖巧,从不会到处乱跑,也不知怎么这次就走丢了,不知这毛驴怎么和小兄弟在一起?”
苏三当下了然,对着老者说道:“老爷爷,我是在城外的森林里偶然看见了小毛驴,就将它一路带到了青山镇。”
事已至此,苏三也算是看明白了,小乞丐之所以带自己来这儿,是因为来福是这位老者丢失的毛驴。苏三并没有说来福是自己从马群中抢来的,免得惹出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自己这一路对来福还是不错的,好吃好喝的对待,只是想到来福即将归还给老者,苏三心中一阵不舍,自己又要失去一个伙伴了吗?
“孩子,谢谢你将来福带回来。”老者微笑的看着苏三,继续说道:“孩子,你的家在哪里?”
“老爷爷,我从小就是一个孤儿,原本居住的地方又遭到了兽灾......”说到这里,苏三说不下去了,自己并不是一个把悲惨事迹经常挂在嘴边的人。苏三所说的,还是这具身体之前所遇到的经历。说到家?好熟悉的一个字啊!但自己在这青山镇中,貌似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苏三说完后低下头,不由得一阵落寞。
“孩子,如果你不嫌弃的话,就先住在我这里吧。”老者轻抚着自己花白的胡子,温和的对着苏三说道。
“真的?”苏三猛的抬起头看向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