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六章 明珠蒙尘(2/2)
……
……
洛阳离颖阴县并不算太远,云襄等人到洛阳也有些时日,荀彧曾今交代过府上管家,若是云襄有过府就派腿脚利索的下人,来告知一切,其实下人也早就到颖阴县,只因荀彧近来琐事繁多,也就没有留意,在族中在朝父辈捎信告知凉州一事,荀彧才恍然想起这件事。
“是这样啊,才之倒是童心未泯呀。”听完下人回禀后,荀彧手肘杵在桌案上,徐徐闭上眼睛,嘴角微浮笑意。
“何事居然能博正经脸的叔叔一笑?”
荀彧笑音袅袅未消,门外突然一阵调侃,荀彧眼睛未睁,便开口道明:“公达,这话怎么听起来那么寒碜呢。”
“哈哈哈,叔叔莫要说笑,”荀攸卷袖迈过门槛,走入房内找了个位置就坐了下来,“这京中正闹得火热,叔叔却在这里清修,是不是有些太过埋汰自己了?”
荀彧醉醺醺地睁开眼,往翠绿阴云的窗格上看了一会,愣愣道:“公达,今日的天气好像并不热呀,何来火热之说?”
“你呀,你呀,”荀攸看着面前这位不问朝政的叔叔,苦笑道:“还真是一点也不关心朝势。”
“朝中有叔叔伯伯在,又有你这位后起之秀贤侄在,”荀彧语调轻松,侃侃道:“我又何必操心呢?”
“真该让二叔公和其他叔叔好好对你说教一番。”
“公达这是在要挟我嘛?”荀彧捧起桌案上早就摊开的半本杂文趣记,悠哉道:“我呢,还有书还要读阅,就不陪你在口舌上做学问了。”
“又以此敷衍我,”荀攸也不恼怒,只是站起身摇了摇头道:“我好意来向告诉你有关那个人的消息,没想到你却要赶我走,罢了罢了,过府时还未拜见三叔公,我也该去拜谒一番……”
“等等,”荀彧忽地站起身来,挽留道:“公达贤侄,且慢。”
“怎么?又肯听我说事了?”荀攸停住脚步,回过身来,道:“看来那人的事情真能令叔叔为之振奋。”
“说得你叔叔像是色中厉鬼一样,”荀彧哭笑不得,“对于云襄,我不过是有些过度好奇罢了,怎么从你口中说出倒像是我恋上人家似的。说说看云襄是不是也加入凉州平乱之列?”
“原来叔叔早就猜到了,看来又不用小侄赘述了?”
“不详尽,多半是我自己猜测的,”荀彧坐会位置,淡淡道:“文达贤侄但说无妨。”
“凉州战事吃紧,大将军请命出战,奏请陛下征召了长沙孙坚、并州丁原、北平的公孙瓒、济北鲍信、陈留张邈、西凉董卓、许昌曹操、渤海袁绍、南阳袁术、山阳袁遗。于八月初一出兵凉州,征讨叛军。”
“云襄不在十列军阀之中!”荀彧皱起眉头,满面惊叹之色,叹惋道:“明珠蒙尘,如此说来云襄岂不是无用武之地?”
“叔叔莫急,且听我说完,”,荀攸安抚道:“云公子虽不在十路军中,但也在随军出征平叛。”
荀彧深深地凝视着荀攸的眼睛,面色颇肃,缓缓问道:“他们怎能如此对待有功之人。”
“叔叔莫怒,这大将军固然过分,但云襄总算是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荀攸知道荀彧在为云襄忿忿不平,作为剿灭黄巾贼首功之人,不但没有封赏一官半职,就连去平凉州叛军连自家番号都不能用,当真有几分羞辱之意。
荀彧幽幽叹气,站起身拿着书缓缓踱步到门口,仰头不避刺目的阳光,慢声沉吟道:“天暖人意寒,从军方始难。公达是否愿意同我回洛阳城?”
荀攸渐渐起身,看着荀彧地侧脸,疑惑道:“叔叔决定出仕何人了?”
荀彧阖上眼,任光线在脸上流窜,眼波轻动,“也许吧。”
荀彧比荀攸更了解,一旦选定此人,之后的路兴许没有捷径可言,可谓是万般艰难,更有可能受到族中长辈诽议,忠孝二字,荀氏一脉,汉庭肱骨,这哪一样能轻易抉择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