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人口批发(一)(2/2)
包牙侩赶忙解释:“年纪十四岁到十七岁的男丁,各商家皆有,只不过十中有一,其余或小、或老、或女流,或体弱;无罪,无隐疾这两条,各商家买人时也验过,几家几户一起出来逃难的,相互间还要具保;只是无亲这一条,小的确实难办。”包牙侩接着解释:“是否有亲在世,若那人愿意说出来便罢了,若那人不愿说出来,商家也难以查证。就小的所知,这一条各商家也多未在意,小的实在不敢保证能挑出多少人。”
选人标准的科学化,这点朱平槿疏忽了。若设此时人口平均年龄四十岁,十四岁到十七岁的男丁,纯理论上只有总人口二十分之一。若不是逃荒路上的老弱妇孺总被最先淘汰,否则少年男丁的比例可能还没有十分之一。朱平槿在心中拍拍脑袋,眼睛示意孙洪过来回话。
待包牙侩知趣地离开,孙洪便开口答道:“少爷,学生以为,男丁年龄不妨放宽若干,可选十四到二十五岁的。另外,无亲这一条,学生认为,似为可有可无。”
孙洪接着陈述道:“少年十四到十六岁的年纪,正是心性未定之时。学生本家有个侄儿,年少时聪明伶俐,家人都以为将来必有出息,于是一家省吃俭用送入学堂。谁知到了吃长饭的年纪,不知跟着学堂里的谁学了坏,整日里人五人六,尽干坏事,家里不知劝了多少回都没用,结果他老娘被逼得上了吊。学生以为,队伍中必须要有老有少,以老管少,以大管小,以贵管贱,以官管民,队伍方才好带。至于无亲这一条,学生斗胆直陈……”
朱平槿没有开口,只是眼神鼓励一下。
孙洪得到鼓励便道:“何人无亲?或死或散而已。少爷仁义,只用无亲之人,难免世人恶意揣测。况且无亲之人有如无根之物,随波逐流,无有牵挂,亦无所定处。少爷用之,何以凭据?”
孙洪的意思是,队伍中要建立管理秩序,最好每个队员都能切实掌握。而他们的家人,就是掌握他们的最好把柄。朱平槿开始受了收孤儿养义子思想的毒害,以为恩养了三四年,必能为我所用,对被反噬的可能认识不足;然后又受了精兵主义的毒害,以为用这三百人为基础,磨炼三四年,或许就有三百名基干军官。没想到他们心性未定,同样存在变坏的风险。朱平槿心里认可了孙洪理由,正要开口,旁边闪出一人,却是宋振宗,沉声禀道:“末将在秦军中,征兵都是一族一姓一庄一寨的征。兵士彼此知根知底,战阵之上共进共退。俗话说: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兵是如此,将也是如此!”
这厮还真当自己是来征兵的!朱平槿心中好笑,却对宋振宗严肃道:“记着,本世子这是选工奴!不过等会儿挑选时,你大可按照兵士的标准选。”
不待宋振宗回应,朱平槿又对孙洪点头道:“孙先生所言有理。无亲之人可,有亲之人亦可。如逼其隐瞒亲属入了选,他父母子女流落外面,他如何能够安心?又如何能去拼命?”
孙洪顿时躬身一稽,大声道:“少爷果真仁义!学生前日翻看庄册,见献贼过境,庄子也受了荼毒,亟需补充人口。如仁寿县有两个庄子,只剩了十几人逃回cd,其余人等音信全无。学生之意,可否将购买的家属放入这些庄子安置?”
这个建议好!朱平槿颌首道:“可!买人安置之事有劳先生了!告诉那牙侩,他很懂规矩,这次做得好,以后本公子经常找他买人。”
包牙侩远远看着孙先生与那公子交谈,突然听到孙先生大声赞扬公子仁义,心中估摸着有戏,接着看到那公子点头,孙先生得令过来,心中不免大喜,连忙迎上去打探消息。
孙洪道:“我主大仁大义,见川民苦难,心中不忍。少爷说了,年纪放宽,十四岁到二十五岁的川籍男丁,无犯罪记录,无隐疾,有勇力者皆可。不过人仍要我方一一选过。”
包牙侩连忙问道:“主家亲自选过,这是当然的规矩。无亲之人这条可否废了?”
孙洪答道:“无亲之人可,有亲之人亦可!如有青壮之家眷甘愿一同投入我府,我主一并收了。不过,这些家眷必须身体健康,干得活、做得事,无奸猾狡诈之人。另外,这买人价钱?家眷皆是老弱,这价钱工银可比不得精壮!我主说了,如果你这价钱公道,以后可以年年照顾包先生的生意。较之今年,人数只会多,不会少!”
包牙侩的一双眼睛笑成眯缝,连连谦谢,直说自己价钱公道,童叟无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