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三年(1/2)
与智慧等价的只有智慧。
李靖拜托牢头多拿几个木碗,又盛了一桶清水,牢头显然误会了他,木碗里盛着满满登登的米饭直叫李靖无奈,却让姬昌笑开了花。
待到姬昌水足饭饱,李靖嘿嘿一笑,说道:“伯侯对李靖有大恩,李靖无以为报,且为伯侯奏乐一曲,以谢伯侯大恩。”
姬昌有些惊讶:“贤弟还会奏乐么,当真是文武全才。”
李靖也没做过多的解释,低头将七个木碗一字排开,又将凉水依次倒入每个木碗中,右手拿起姬昌的筷箸,轻轻的敲着灌着水的木碗,那声音不急不缓,徐徐而来,时而清脆,时而低沉,初一听似乎觉得稀松平常,仔细听却仿佛从叮咚中听见了山川幽谷,直叫人疲惫尽扫,复得自然。
良久后,李靖收回了手,奏完了乐,姬昌和牢头却没回过神来。
乐器虽然粗陋,李靖演奏的也并非尽善尽美,但姬昌和牢头二人还是听得入了迷,回过来神的二人只觉得一身轻松,毫无半点劳累之感。顿时惊为天人,对李靖一顿夸奖。
“伯侯对我有大恩,李某却没有什么可以报答。幸好曾经追随一位长者学习乐理,现在奏一段音乐来取悦您,也好报答您的恩情。”
姬昌自然知道李靖不想白受他的易经,接着李靖的话说到:“贤弟大才,如果不介意的话,能否将乐理传授与我呢?”
李靖就等着这句话呢,开心的回答道:“理应如此。”
两人相视一笑,只觉得那牢笼也变得可爱了,就连那牢头也变得顺眼了许多。牢头也很开心,一天天闲着无聊,又不能偷偷的溜出去听戏,正好这有个会敲曲的,要是再来壶小酒,岂不美哉。
牢头正想着呢,就见李靖把手往身后一伸,提出一壶酒来,惊的牢头眼珠子都要掉了:“李,李侯爷,这酒也能往那藏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