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性价比高(1/2)
前10年的时候,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式主要还是以国有土地划拨为主(就是你需要地块去找政府批,政府经过眼研究,最后同意直接把地块划拨给某些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这样一来土地成本很低,但是获取方式相对艰难,除非你是学校、医院、国有企业等等这种政府性质企事业单位),这个与市场经济相对滞后。
房地产交易市场已经彻底的进入市场经济,但是土地的出让方式仍然处于计划经济阶段的模式。这样以后就很大制约了房地产的发展,在2002年正式出台文件,发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即11号令,明确规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之后一年,才明文规定不符合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条件的国有土地,方可协议出让(这样土地成本会低很多)。
由于当下国有土地出让主要采取协议方式,而协议出让在很大程度上都由政府定价,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并没有在市场上体现出来,因此,尽管协议出让制度从根本上有别于行政划拨制度,但并还不是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法则的市场配置制度,而应界定为一种准市场配置。这种准市场配置制度与计划配置制度并存的格局一直持续到2001年******15号文件的下发。之后国家下发了一系列与土地资源市场配置密切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土地市场建设的步伐才开始迅速加快。
张总这个层次的开发商肯定不会察觉到之后的国家政策变化,自己可以先跟他聊一聊,好有利于这几年的开发进度。土地虽然只是房地产开发前期的一小块,但是总归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到之后的开发进程、开发成本。所以必须要重视。
终于到了正式参加出让的日子,张董事长跟几家企业一直在竞争,而另外几家很明显都是财大气粗,而且政府资源很雄厚。李忠从一开始就猜到结局了,最终张董事长碰了一鼻子灰,但是现在他也有了相当一笔资金。大的项目开发不起来,但是其他的一些项目可以想办法来搞定。
李忠等张总回来稍微缓过劲后,便主动去找他谈一谈怎么以最小的代价来跟别人合作来做房地产开发。这个别人便是那些在gq改革执行下的那些濒临破产的gq还有那些即将下岗的工人。那些效益不好的gq很多都快破产了,李忠建议张总以救世主的身份来帮助他们,其实也不是单纯的帮助他们,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