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收购成功(2/2)
好在大多数董事还是同意这项方案,虽然开会的时候大家有其他意见,毕竟大家都希望企业能快速发展,大家也能多分点红。企业收购这么大的事,最后同意成立一个收购小组,主要还是张总前面在办公室开会叫的那几个人,财务、法律、业务等方面,并决定临时加一个对国企收购方面比较熟悉的专业机构。
任总挺诧异,恒安地产会直接提出收购的建议,不过张总也同时发挥自己在政府部门的优势,通过各方渠道,协调关系得知,现在gq的主管部门也对这家企业感觉很头痛,之前一段时间,这个gq还有员工在政府门前举着条幅,“不要下岗,要工资”的条幅,让领导们很是头痛。因为这个不是个别现象,如果任由这样发展,那么那些效益不好的企业员工都会过来闹事。一直在想办法妥善处置呢。
张总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便直接带上李忠去gq的主管部门去商量收购事宜。政府刚刚开始还有疑惑,这样合适吗?但是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处理这100多个工人,他们要发工资,要解决工作,虽然这种情况现在不少,但是解决一个算一个。最后他们也没有办法,便向市政府请示看这样可行吗?市政府的意见是让恒安地产拿出收购方案,并直接上报过来,如果双方都可以接受,便可以商谈此事。
这样的收购案已经不是第一个了,之前有个小的国营企业私有化,给他们创造了很好的先例。不然可能要等好长的时间来上会研讨,这样对张总他们这边很不利,大家都知道“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来形容开发商再恰当不过了,开发商一般做房地产很多资金都是银行贷款,如果前期因为某项工作耽搁时间太长,会大大增加开发企业的资金成本。他们最重要的就是投资、收钱、回款,缩短开发周期。
政府这边很快就搞定,这个倒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gq这边的任总政府也另外任命了,政府给他们企业也下了文件,安慰一下这些员工,通过协商,这些员工还是希望做他们原来的工作,不想做施工工人,毕竟大家觉得以前自己是铁饭碗,即使倒闭,自己有手艺,最不济自己到其他企业做工人。现在让自己一下成了施工工人,他们在心理上是不接受的。在这个时代,大家觉得施工工人就是最底层的人也可以做的,所以还是普遍比较排斥的。这个倒是在预料之中的,恒安地产这边也尊重他们的意见,跟政府进一步沟通收购事宜的时候,也谈到关于重新注资激活企业运营发方面,还需要一笔资金,所以把收购资金往下压,而且还要求政府给自己一个担保,向银行贷款,好继续运营这个企业。
政府看自己怎么也不会吃亏,最终以800万的元价格让恒安地产来收购这家企业,也同意授信给他们贷款500万元来激活企业运营,这些连环动作一气呵成。
张总这边也在算这笔账,算算虽然有些风险,但都在可控的范围内,所以最后也就达成一致,完成收购,这个案例估计也会载入国企改革的历史进程,因为这个毕竟是一大笔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