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意见分歧(1/2)
服饰厂一期的重点是住宅,现在二期的项目是商业,再沿用之前的名称有点不好,所以最后决议的起名就叫恒安国际中心,初步定位写字楼为主、配套的建设部分酒店、商城等服务类的建筑。
李忠特意安排加大宣传力度,房地产的宣传工作是从开发商介入土地收储就开始的,宣传越早对销售越有利。李忠现在最希望的就是可以早点看到写字楼的初步方案,这样就可以对外洽谈销售或出租了。
关于设计院的选择,大家提议还是用以前的设计院,这样比较省时省力,节约成本。李忠开始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等看到设计院出来的设计方案,大家觉得还可以,但是李忠觉得太老土了,对面就是香港,那边高楼林立,这边的建筑这么老土,还是以前的那种写字楼风格,对比起来,感觉这边就跟城乡结合部似的。
不行,现在不能按照传统的思路来了,这块地有近一百五十亩,现在看看设计院提交到的初步设计方案,简直就是浪费土地,自己在万通国际商务中心的建设方案中就提出了用玻璃幕墙,现在这边给出的方案还是那个普通玻璃加瓷砖外立面。造型倒是做的有几分中国特色,李忠觉得现在不是体现中国特色的时候,先得体现一些国际商务中心的范出来。
政府对这边的规划没有太详细的要求,正处于企业出方案,政企协商的阶段。马路对面的商城的容积率是2.0,服饰厂这边大家开始的猜测就是跟那边差不多,因为大家认为这块地原来的样子就是一个老厂子,而且旁边还有一栋员工的6层住宅楼,现在你要改变他的模样,能变出多大的格来。
大家一直以来的思路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去的,盖一排中规中矩的写字楼,底商连在一起做一个大一些的商城。上下联动,这样便于出租或者销售。包括李忠也是这样想的,所以设计院才会给出这样的方案。
恒安集团的任建国总工是张总去年从其他地产公司高薪挖过来的,科班出身。以前在sh跟着史玉柱干过,建造巨人大厦的时候,他就是工程部部长,97年初的时候,因为资金问题,巨人大厦未按期完工,只建至地面三层的巨人大厦停工,巨人集团已名存实亡,但一直未申请破产。他几经周折,去过香港待过一段时间,见证了大陆和香港房地产的巨大差别。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任总工在张总和李忠交接地产业务的时候,并没有多发言,弄不清张总到底要干嘛?李忠能带领大家走什么样的路,一直持怀疑态度,所以在还没有找下更好的单位前,现在这边效力,因为这边薪水高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