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风起金陵(四)(2/2)
那衙役吓得脸色煞白,连忙摇头摆手,口不择言道:“没……没……没有,武大……大人,您玉树临风,一表人才,风流倜傥,英俊潇洒……呃…………呃…………”这衙役把自己能想到的词都说了出来,只是肚子里实在没有多少墨水,说着说着便是说不下去了。
武逸寒见不得这种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人,冷哼了一声,便不再理他。那衙役只道他是生气了,一个劲的赔不是,说好话。
不多久,那个区通报的衙役回来了:“武大人,崔大人请您进堂内说话。”
武逸寒听了,健步如飞,走了进去。
那两名衙役见他走远了,交头接耳的说着:“今天怎么这般倒霉,遇到了这么个硬茬子。”
武逸寒三步并两步的进了府衙,来到大堂,直接进去了。见里面正位上坐着一个男子,穿着朝服,约有三十六七的年纪,便道:“崔大人?”
“哦,是武捕头呀。名捕门的人可不容易见到呀,今天来这所为何事?”
武逸寒行了礼,道:“崔大人,今日前来是为了柳府的一桩命案?”
崔大人吃惊道:“命案?没听说柳府有人来报命案?武捕头是怎么知道的?”
武逸寒便将前因后果都说与崔大人听了,崔大人听后,皱眉道:“边院士既然说了话,本官自当派人前往柳家,酌情处理,可是这里面牵扯到西都国,那便不是我能力范围所能达到的,这件事情,我需要上报于朝廷。”
武逸寒道:“崔大人,我是负责给您传话,既然话已传到,我也要告辞了。”说完,转身就要走。
“武捕头且慢!”
武逸寒回头:“崔大人还有什么事吗?”
“武捕头,没有什么事,只是想问问这些年,君爷过的还好吗?”崔大人问道。
“您认识君爷?”
“嗯,老朋友了,我也是麓城人,和君爷是同乡,幼时曾受君爷照顾,想了解下他的情况。”
“君爷过得很好,就是一直没有娶亲,孤身一人。”武逸寒对君爷这件事很是不解,君爷要名有名,也不缺钱,又是那般英俊之人,怎么会一直没有娶亲呢。
“唉,君爷不是不娶,而是心中所爱之人已嫁他人作妇,君爷的那颗心已经冰封起来了。”崔大人回想起当年往事,不禁感叹。
“咦,我怎么不知道这件事?”武逸寒疑惑道:“崔大人看样子是知晓的,不知可否告小武知一二。”
“你和君爷是什么关系?”
“我在名捕门已经十五年了,和君爷亦师亦友,我的武功也尽是君爷所传,崔大人大可放心。”
“既然是这样,那这件事我就更不能说了,你若有时间,回头问了君爷便是。”
武逸寒暗哼了一声‘小气鬼’,嘴上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告辞了,崔大人待会儿可别忘了派人去柳家,将那尸体抬回府衙。”
“本官一会儿就派人去接收那尸体,武捕头走好。回头见了君爷,代崔季知向君爷问声好。”
武逸寒应了一声,便自出门了,到了府衙门前,那两个衙役知了他身份,也不敢阻拦。
武逸寒出了府衙便想到了荆天问,心想女孩子受了伤,闷在屋子里,定然是要闷坏了,就想着要买些可巧的小玩意给她解解闷,城西倒是有几家这样的商铺子,武逸寒没多想,直奔城西而去。
这一路上倒也是走的急,走到了一个巷口,转身之时,冷不丁的撞上了一个人。
被撞到的那个人看似是个文弱书生,穿着一身锦衣,被他一撞,便倒在了地上,手中的东西也掉落在地上。武逸寒见撞到了人,急忙过去扶他起来,并道歉:“这位先生,真是不好意思,走的急了,没注意到你,你没什么事吧。”
那人拍了拍衣服,掸了掸衣上的灰尘,轻轻一笑:“哦,没事没事,不过,小兄弟可要走的慢一些,可别再撞到其他人了。”
武逸寒帮他捡起掉落的事物,却见那事物是个小木人,做的十分精巧,拿着问道:“先生,您这木偶是在哪里买的?可否告知与我。”
“小兄弟,这个木偶是我一个朋友做的,市场上是买不到的。”
“那……先生,您这木偶可否转让于我,价钱没什么问题,我买了也是要送人。”武逸寒有点不甘心,问道。
那人听了这话,有些不悦,声音也冷了下来:“小兄弟,君子不夺人所爱,这个小木偶,我也是要拿来送朋友的,你出多少钱,我都不会卖的。”
武逸寒只好恋恋不舍的把那个小木偶还给了那人,道:“先生误会了,既然这小木偶先生不肯出让,那就罢了。我还有点事,要先走了,告辞。”说罢,就要走了。
就在这时,武逸寒感觉到了一股杀气油然而生,他回身望时,两个蒙面人突然出现在了身后,手里拿着刀,倒不是冲着他来的,而是向刚才自己撞到的那个人劈去。
眼见那人就要毙命刀下,武逸寒不做他想,立刻冲上前去,双掌交出,拍在那两个蒙面人的手臂之上。那两个蒙面人用力偏差,错过那人,武逸寒又是双掌齐至,逼退了蒙面人,大声喝道:“哪里来的蟊贼,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敢在这闹市行凶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