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端倪(1/2)
直到很晚云归都没有回来,我本是一直坚持着等他,后来终于撑不住睡着了。一夜是三年来从未有过的好眠,醒来时已经是阳光正好的时候,明亮的光线穿窗而入,金色的微尘悬浮飘舞。一时间竟有些恍惚,似乎还是在楚宫午后小憩,不由自主地唤了一声。门外有人答应,声音稚嫩而陌生。我这才察觉,原来早已换了另一方天地。
问过下人才知道,云归昨夜一夜未归。我匆匆梳洗了去前院,想问他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可是刚走到正厅外的拐角处,就听见他正和人在谈话。恐是军中同僚,我不敢打扰,急忙隐在廊柱后面,却听到一道清丽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我一时纳罕,忍不住向内看去。只见一人背对着我的方向立在厅中,虽做男子打扮,但那如玉般洁白的颈项和盈盈一握的腰肢,已经暴露了一切——那分明是个女子。
世事总是繁俗琐碎,但这个崭新的人生一开场就是这般俗套,实在出乎我的意料。看着相谈甚欢的二人,我一时间也分辨不清到底是何种心情,悄然转身离去。
分开的三年来我们活在不同的世界,经历过什么都互不知晓,我们原本紧密难分的生命里,早已多了太多横亘在中间的东西。我知道自己比从前更加坚信这份感情,因为我们已经一无所有到只剩下彼此。但是,纵然心里面明白这些,这一刻我还是有些茫然。
有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相爱就可以规定结局。
所以有很多事情,也不是因为坚信就可以不去介意。
其实后来的一切,我都已经在这一刻察觉端倪,但此时的我尚不知要为这端倪做些什么,于是也终究不能再为这端倪做些什么,只能任由横亘在我们之间的溪流聚集成江河。
—**—***—**—
白天云归一直在书房,其间来了好几拨人,每次都是从侧门悄悄进来,然后在书房中密谈许久,再从侧门匆匆离开。这样的情形和当初在楚宫时太过相似,久别重逢的喜悦被心里隐隐的不安搅得一片烦乱。
我一个人闷闷地待在院子里,直到傍晚的时候,才终于听下人禀报说二哥回来了。我急忙站起身走到门外,就看到一个男子从门外跑进来,身上穿的盔甲都还没脱下。看着那个熟悉的身影,我忙几步跑到院中,高声叫了一声:“二哥。”
二哥长我三岁,虽非一母所生,却是自小相依相伴的情分。我们一起在楚国临州长大,后来又陪我一起去了楚宫,我服侍太后,二哥则成为了太子伴读。这么多年,只有二哥陪伴在我身边的时间最长。
也许是常在军中,二哥比之前晒黑了些,看着比三年前成熟多了,身着戎装更见男儿气魄。他已经是身姿挺拔的许家儿郎,可那些盼着我们长大的人都看不到了。
二哥几步奔到我的面前,一把将我抱起来,身体几乎被他抱着转了个圈,这才听到他哽咽的声音:“小妹。”
我心里也不禁难过起来,勉强试了泪道:“刚觉得二哥稳重了些,原来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刚见面就惹人哭。”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放开我,慌张地安慰道:“小妹,你别哭,二哥错了,你别哭呀。”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去拭我眼角的泪。
他被我的眼泪弄得手足无措的样子,还和小时候一模一样,我终于忍不住露出一个笑来。
“你呀……”他无奈地揉了揉我的头发。
正当我和二哥说着话时,就见云归从门外走了进来,脸上的神色十分愉悦。
云归走过来拍了拍二哥的肩,道:“许临,这些事情以后慢慢说吧。总算等到你回来了,可别傻站在这儿,且去痛饮几盏,一叙别情。”
许临?是啊,如今二哥也不再是许阳,而是许临。父亲为二哥取名为“阳”,就如同他为我取名为“长乐”一样,饱含了他对我们美好的祝愿。
世事虽非,到底人还如旧。恰逢月满,天上玉轮皎皎,照这时隔三年的团圆夜。我们在窗下设席,一边赏月一边用晚饭。虽然只有三个人,云归却让人做了满满一桌子的菜,席间和二哥轮流为我夹菜盛汤,似要将分别的这些年全都补回来。
那一刻,我想着此后的日子,都会是这样的温馨美好,只觉得幸福到不能言语,以为这就是命运所谓的柳暗花明、绝处逢生,所以被期待和喜悦蒙了眼遮了心,还来不及考虑,换一座城换一个身份,是否就真的可以换一个崭新的人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