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不可语道(2/2)
袁秋华自持经过风雨,闯过世面,和未出乡村的农夫农妇相遇,丝毫不退缩,面对他们的诋毁侮辱,蛮短流长,没有采取像对待外人那样,随意附合,或敷衍应付,或闻而不问,或高高挂起的经验,来逃避自己的告知之责。说老实话,他们的说法与看法,并未影响到袁秋华什么,既不能左右她写文章挣稿费,又不能撤销她与小李子签订的婚前个人财产代理委托书,鸿运当头财源滚滚,私财千万却深藏不露,也不能操纵她当贤妻良母,信仰三从四德,更不能代替她劝夫教子,开店挣钱养家糊口,生活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改变,像苍蝇般嗡嗡在耳边,至多破坏一阵她的心情。
纵然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凡夫不可语道,但在她的社交圈子里,奉行一句话,我虽然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言的自由。一个人说什么,怎么说,是基本权利,首先必须尊重。看法可以不同意,观点可以驳倒,但彼此尊重是前提,平等交流是核心。
人类与动物的区别,是人类能思考,不仅运用口头语言,交流沟通,还使用书面语言,贮藏智慧精华,并创造了文化,且代代传承。人生是不断学习,积累知识,适应社会,在实现自我价值,与家庭收益的同时,也在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尤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智识年代,过时的经验等于是废料,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可对拒绝学习,拒绝知识,拒绝进步的人,动物与身俱来的那种凶恶及野蛮本能,人力物力很难消除,惟有用健康又温和的改良法,一步步滋养渗透,慢慢滴水穿石,激活他们沉睡中人的善良,人的仁义,人的美好,倘若一成不变,则神仙也没奈何。但天作孽,犹可恕,自作恶,不可活,事物发展自有规律,社会管理自有法则,无情无义,无道无德,无法无天,将来绝对没有好结果。
他们的主要症状是愚蠢,蒙昧,而且嘴贱,审美为负,文明为零,粗鄙恶俗,偏见成见组成“主见”,无思无觉造成“无知”。封闭落后,限于一隅的乡村生活,限制了视野和见识,对外面世界的精彩,缺乏认知能力,习惯于用极度贫乏的学识和个体经验来判断事物,相信怪力乱神,不懂显规则,迷信潜规则,攀附权势,用成王败寇来衡量人生价值,奉行弱肉强食,不择手段的丛林法则。
活在世间,身临其境,不知还有诗书礼乐之陶冶,商贾手工之经营,科学科技之进步,网上购物之便利,无论界内局外,无论内境外景,皆看得见,却看不懂,凡是超出理解范畴的,不同的人,不同的言行,不同的生活,要么认为虚拟,根本不存在,绝无可能,要么推测是错的,肯定他人错了,确定是他人的错,一定是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