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谢河畈 > 自由作者

自由作者(1/2)

目录
好书推荐: 古寨有鬼 刀剑神域之古代人 三国紫金劫 豪门嗜宠:千金不好惹 我们曾经遇见过 柯南之三生三世与你相恋 抱枕疗法:总裁不绝望 网游之我是大BOSS 最佳影后攻略 那段暧昧的小时光

那个时候,因在榕树下发文,袁秋华结识了一批自由撰稿人,并涉足自由撰稿行业。这批年长的前辈,一提起自由撰稿的艰难痛苦,写作的身心折磨,全是倒不完的苦水,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出乎她的想象。

人先得活着,再求活出人样。文学稿不能养活人,就得写社会稿。写社会稿就得了解情况,掌握动态,联络编辑。除了吃苦耐劳,磨练自己的写作基本功与写作技巧外,还需善于分析数据,收集信息,整理资料,找题选项,还需研究报刊、读者的兴味之所在,像社会评论类,时事评论类,专栏头条类,还需了解时事,还需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所有的报刊和广播电视,都首先是政府的喉舌,只有了解当前政局形态,或政府的政策意向,才能写出各种新闻媒体正急缺的文章。这样自主创作文章的类型走向,就有了大致的雏形。不管是向报纸杂志投稿,还是向广播电视投稿,都要先把它们相关的各个栏目研究透了,然后“对口送货”,这样才是有的放矢,不至于没有目的乱放空枪,结果钱没挣到不说,倒先赔了不少的邮资。

自由攥稿人’一词中‘自由’的意思是——不隶属于任何公司,可完全自主文章的投稿去向、自主完成文章的时间等,但没有稳定收入,没有任何福利,没有职工待遇,却仍要凭稿子生活下去。这种自由是外形的自由,并非内在的自由,说白了就是不受上下班签到,出请示回汇报,出稿量的拘束,可必须确保稿子的质量,至少比在职的更胜一筹。没有工作之便,又要胜出,只有下硬功夫将稿子写好。菜鸟没经验,就必须吃得苦。写边稿打杂是苦,通宵熬夜是苦,编辑关系处理不妥也是苦。但成长经验,社会阅历,就隐藏在经历过的事情里,所谓吃一堑,长一智,知道怎样又快又好地成事,神助你下次趋吉避凶,回馈你赚更多钱的机会。春蚕吐丝,破茧成蝶;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是成长的阵痛,每代人非得亲身经历过了,才能体会到苦尽甘来的意趣。既然选择了这行,就得纠正心态,逼迫自己懂行内的明规矩和潜规则,接受戴着镣铐跳舞的状况,最后成为一个行家,不仅能赚钱,还会赚钱。每个稳定的编辑,都靠提前交稿、无需修改、替编辑省心来换取。他们大多数都是怀过壮阔梦想的文艺青年,也都想做出好业绩,一拍即合也常见。

在未成名成家之前,一般撰稿人给报纸写稿,稿费异常低,一篇千字文三四十块钱是常事,还十年不变。但社会却日新月异,新花样新标尺层出不停,不论想或不想,人生总是充满无穷变数,事故疾病让人猝不及防,贫穷苦难往往不期而至,你不仅须要经济独立,还需打下物质基础,为家庭积聚财产,给自己和亲人留有一份生存保障。吃过苦头,栽过跟头,写稿炼出了,观念更新了,从报纸转给杂志供稿,杂志分青春,纪实,时尚,市场最大最广。大多数年轻撰稿人都由青春文学杂志入行,小说稿的数量最多,门槛最低。那时的杂志小说,基本上就分爱情,悬疑,幻想三大类。言情界的四大公主,都是依靠在青春文学杂志上发小说,才成名成家。

中年撰稿人则主攻纪实类杂志。例如,会飞的鱼。她父亲是自由撰稿人,母亲是特约记者,在圈内已经混了10多年,单从收入的角度上讲,父母10年前每月能写3篇稿子,每篇稿子6000字,稿酬3000~6000不等(稿酬千字千元),专投知音、家庭,婚姻与家庭,今古传奇,传奇故事,等国内知名杂志(每年投到一定篇数可以出国旅游),不到五年就在省城买了两套房子。她从大学起就写,用各种笔名给出版社写各类书,刚开始是赚学费,什么育儿教子,八卦风水,女性励志都写过,30一千字,主要是提炼资料,综述观念,不费神不动脑,很容易写,几乎不用改,一个月一本书,字数十几万,刚够在北京养活自己。毕业后在广告公司做文案,就是写些产品介绍,品牌策划故事之类,作文样的客户定制,但工作量太大经常加班,干了两个月离职了。跳到一家专业图书公司,涨到六十一千字,要求高不止一点点,写作周期也长了,无数次修改,但是好歹她敢署真姓实名了。如今做自由文案策划,主要给美食,旅游,美容,时装类杂志写稿,已两年了,固定每天需要1-2篇,每篇1-2千字,月预算2500-4000元。

写时尚杂志的专栏,轻轻松松自自由由就赶上个小白领了?业余作者,切莫惊喜。人家在杂志圈混了十几年,是特约记者,或特约通讯员,相当于职业写手,有人脉,还有水准,你初来乍到,两眼一摸黑,岂能比?纪实类以神刊《知音》为代表,每篇也就几千字,差的八九千块钱一篇,一般水准的都在一万元一篇以上。纪实类,女性类,故事类,文摘类,每个刊物都有自己的定位和风格,不同类型的编辑,审美偏向也存在差别,你需要时间去适应不同的刊物,写出那群读者爱看的东西。就算你写你投,在同等水平上,杂志未必会采用,人家写了十几年,不是名人也是熟人,没有关系也有圈子,编辑为什么要选陌生稿呢?退一步说,就算采用了,给你也是最低标准。这类杂志,稿费基本上在千字60-80之间,垃圾刊千字三四十的也有,名刊要高些,但是一般也不可能超过千字200。以6000字一篇的短篇小说算,一篇文章能拿到300-1200不等。

况且你想水平上超越,但好的作品需要时间磨砺,从构思到写作到修改,即使是千把字的文章,如果想要做到精品,都是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反对一稿多投的报刊,还得特别注明为独家专奉稿,纪实的稿件,还需配一些图片,同时还要签字盖章保证真实性,因为原则上都要求文责自负。海明威说过,“规律生活和良好经济是写作的保证”。每一篇文章都要你呕心沥血自己写,没人能帮你,烟酒都得小心,睡眠尤其留神。刚起步时,身体和精神都随时准备着继续写,没法贪懒耍滑,必须锻炼飞快写作的速度,以及随时写作的能力。自由撰稿人,没有世人概念里的单位、保障等,要出国旅游,还得交几万保证。这不是承认和尊重啊!甭说跟出入写字楼、咖啡厅的都市白比年薪,就是工厂的普工,他们付出体力劳动所拿到的月酬,也比许多自由撰稿人的总收入要高。

碰了壁仍不死心,你还得从旧杂志转向新杂志,目光投向上一代不熟悉的新兴行业,网络,美容,时装,保险,养身类的时尚杂志。大多数报刊为了紧跟时代潮流步伐,也相继开设了一些时尚栏目——如网络、都市另类、服饰、休闲、娱乐,养身保健与心理调节等。写这类应时应景的“速朽”稿件,有时根本就和文学不沾边,但它们却是报刊新宠,用它们捞外快,也是一种途径。比如会飞的鱼,转行做旅行撰稿人,就是明智之举。这种类型的撰稿是图片+文字,一期图文并茂的文章,再怎么着也会有两千左右,游记类型的文章不费脑好写。旅游撰稿人收入更多元化,还能接受旅行体验、旅行周边产品、户外品牌等合作邀约。在旅途中打广告、引流量销售旅游产品都可以是收入的组成部分。

十几年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坚持到底就成行业精英。许多自由撰稿人做久了,积聚了人脉,就开始做编辑;许多自由撰稿人做久了,拉拢了些人,就开始筹建工作室,办杂志,或搞编剧;有稳定的约稿编辑,许多自由撰稿人就开始找枪手,自己坐收其成。每个行业,精英仍是少数,大多数仍在垫底。有人关门,有人开业,每一行都是进出频繁,吸新收故,有退有留。留下来的则给精英打工,一边写生活散文,随笔小品文,短篇小说,同时什么活都接,写时评,影评,书评,人物写真、新闻扫描,后期采访,为企业写宣传稿,为名人代笔写传记等,或者甘当无名小卒——给名编剧名作家做幕后枪手。文学圈内混得普遍不行,但收入随着水平涨,比普通上班族高,且心灵自由,这一行几乎没有同事关系和上下级关系的困扰,只要你稿子好,你就能赚钱,所以努力挣钱,专心做自己的事业,因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毕竟还有人给你付钱,多好啊!

网站的出现,网文的兴旺,众多的写手,为自由撰稿行提供着后备军。他们对新人的作品,热情评论,留下联系方式,无非是想新人给他们打工。袁秋华有份正式工作,是某日报社的校对员,因为要承担自己和小李子的生活费用,她也接过他们的活,给地下出版社写不署真名的书,给影视明日之星代笔写发言稿,给名编剧,或他们当枪手,甚至把一本长篇小说卖给他们等。生活救急嘛,哪怕酬劳不对等,只要你点头认宰,也是事后无悔。

那个时候,因在榕树下发文,她还结识了一批爱好文学的年轻网友,彼此热爱写作,年轻有潜力,单纯又认真,纯粹只为写文章而交流。他们大学毕业,刚踏入社会没几年,正青春,活力和精力旺盛,在网站写文倾诉情感,表达思想,以获得认可、互动、提高为主,也想融入时尚的潮流中,分一杯羹。这类文学作者,与网文草根写手完全不同。他们有良好的教育和文化基础,虽非科班出身,却也曾出过书,或发表过大量作品,也曾接受过系统的培训,既不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也不缺乏创作经验,算是文学后起之秀,只缺乏展示才华的机会。他们也曾在报社,杂志社,文艺单位做过合同工,或当过临时工。

传统媒体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后,要靠版面赚钱养活自己,纯粹靠文艺本身已难生存,不搞些文艺之外的生财之道,未必坐卧等死?那发稿时,就收点版面费吧。换句话说,即是一手交钱,一手发稿,不交钱便撤稿。文艺界即变名利场,再加上文艺界原有圈子风和势利风,媒体就此沦为富裕阶层改变形象的工具,私企老板,外企老板,娱乐明星,名人名流,官商权贵的传记,访谈,回忆录,连篇累牍,整版推出,或系列化的专版报道。新闻版这样搞,文艺版也这样搞。杂志的专栏,报纸的文艺副刊,便充斥着权力稿,权威稿,新贵稿,经济稿,金钱稿,交换稿,关系稿,软广告,越来越与文学无关,越来越与业余作者无缘。

媒体从肥肉衙门变成清水衙门,有关系的便调走了,受不了的便不干了,腾出来的空位,他们就被补充进来。做媒体无非是三件事:写稿,发行,拉广告。发稿也是三级制:编辑,主任编辑,总编辑。三件事,他们都分派有硬指标,连续三个月没完成任务,自觉走人。这三项指标,拉广告最重要,发行次之,写稿末尾。他们在陌生的异乡,既没有宗族势力,也没有亲戚朋友圈,跟官商界,名人场,娱乐圈,都搭不上任何关系,他们来自底层,又不善交际,唯一可倚靠的只有手中秃笔。他们文学水平不俗,写稿不在话下,发行是勉为其难,更搞不定拉广告,结局都是走人。

97年,袁秋华曾经在县报社做过临时编辑。那时她和小李子闹矛盾,回县城小住。这份工作,她没有自己去应聘,是主编找上门央求她来帮忙。报社有位广告业务员老王,不仅练出了钢嘴铁牙,黑白两道都混个烂熟,呼风唤雨没有摆不平的事,同事都称他“二老板”。老王和官一把,商首富称兄道弟,经常一起吃喝玩乐。平日喜欢评论官场干部好坏,事件优劣,政绩真假。干部怕他在官一把面前讲自己的坏话,或写批评稿,反倒巴结他,主动买版面,自觉做广告。大小老板见他活动能力超群,也是讨好不已。他一年可完成广告任务50万,按5%比例拿提成,光广告收入就有10万,还不算其它明面收入,暗地收入。正式编辑记者的明收入也不过二万。老王春风得意,不仅文章不屑,连人也鄙夷了,言来语去含着讥讽:读书多有么用?会捞钱才是真有本事。能写文章咋的?报社离了我就玩不转!高级编辑,高级记者走几个,照样出版面。

穷的穷,富的富,互相看不起,麻烦就来了。老王大字不识几个的无业流民,报社录用是看中他的广告能力,定下是广告业务员。创收第一的环境里,为了他拉广告时名正言顺,便给个编辑名头,还带职务,主任编辑。不发工作证,也不评职称,只是印在名片上唬外人而已,在内他仍是广告业务员。过去老王拉来广告,社里安排编辑帮他写文稿,发稿时把他的姓名署在前面,算是其同完成。老王现在出口伤人,编辑便不帮他写稿了。老王采访不行,编稿不行,写文章更不行,社论评论专论则碰都不敢碰。若不是姓氏笔画少,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估计他连自己名字都不会签。老王抓耳挠腮,想破脑壳,一个字都没写,他没法了,就找主编。主编做手下文人的工作,做不通,就来动员袁秋华去顶事。

袁秋华反正闲着无聊,便去了,给老王一个人当代笔。写通稿不难,老王却不好合作。对稿子的事,他从不说什么,字他都认不全,意思都看不懂,岂能讲清写稿“五要素”?但他有个臭毛病,嘴巴闲不住,整天说三道四,逮谁逮谁,仿佛老子天下第一。一日,他趴在办公桌上,对伏案写稿的袁秋华说:二十六岁被男人甩了,真可怜哦。你俩睡了没?

袁秋华瞪他一眼,没吭声。

他又说: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要不是你这人讨厌,怎么会被甩。

袁秋华拿了纸笔,到隔壁去写,边说边吟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他还是追过来说:二十六岁,还嫁不出去。你八成有病,要不怎么没男人要?不会是痛经吧,影响怀孩啊!后天的还能治,先天的可没辙咧,大罗神仙都救不了你!

袁秋华气得咬牙切齿,真想砸碎他脑壳。

隔壁是编辑部,大办公室,格成方块状,坐了十几个同事。袁秋华把稿子递给主任审查。主任查了,她再送给总编审批。袁秋华写的文稿,一次过,大家七嘴八舌赞扬她。

老王吧唧嘴,又感叹:没想到你文彩还行,可怎么长这么丑啊!哎哟,老天爷啊,第一次见面,吓我死了!

主任从格子间探出头来,大声说:我就奇了怪了。你吃个鸡蛋,还要求母鸡速变狐狸精,瓜子脸,柳叶眉,唇红齿白,尾巴就是大长腿?

年轻编辑打趣道:老王呀,你就不怕白骨精,巧笑勾魂,美目*,眨眼间将你变成木乃伊?

袁秋华朗声背诵: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总编张口也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主任接力背: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老王摸不着头脑:阴阳,八卦?你们会罗盘看风水么?会抽签算命?

总编说:八婆,你不懂八卦,但你会八卦呀,所有人都怕你这张嘴,是不是?

袁秋华跳背《易经》名句: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生六合,六合生七星,七星生八卦,八卦生九宫,一切归十方。

主编推门进来,朝大家点头,示意继续,不要停止。他微笑着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袁秋华继续背《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唯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其争。

老王说:写作有什么用。你们出得了书吗?挣得了钱吗?卖得版权吗?

总编兴致勃勃,干脆从小套间的总编室走出来,在编辑部踱步,他反背着手,迈着方步,摇头晃脑地吟诵: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主任起立,站在格子间的原地,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王说:醒醒吧,不要浪费生命。研究这种的破烂,还不如去散步,或睡觉。

袁秋华背: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老王说:欺负我大老粗,你们啥意思嘛?翻译一下咧!

主编说:知道自己无知,最好,无知却自以为知道,有病。只有把病当成病来看,才会不病。圣人不病,就是因为他知道这是病,所以不病。懂否?老王同志!

老王不爽了,嚷嚷起来:女孩子,学什么不好?非得钻牛角尖,读死书,背古文,有什么用?你找到得工作吗?你找得到老公吗?你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了吗?

袁秋华以背代答: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总编背: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年轻编辑背: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老王张口想说什么。这种文化知识比赛,老王除了听,没有说的资格,连插科打荤,逗趣耍俏都不会。主编知道他张口准没好话,只会扫大家的兴,伸手把老王拨到一边,伏耳道:老王呀,你要么闭嘴,要么离开。你想上去打擂台?无非两个结果,不是被炮轰,就是拆台。世界这么大,你拆得了这里的台,拆不完别处的台,对不对?再说呐,这里的台,被你拆了,大伙换个地方,照样搭台,或上台。可老王你呢?能去哪啊?未必回头做流浪汉?所以哎,请你给我个面子,不要拆我的台,好不好?

主任背: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袁焕轩推门进来,接着背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大家纷纷迎上去,和他打招呼,口里叫着“袁老师,快请坐”。总编握着他的手:请你千遍都不来,今日怎么有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校园:陶宝宝的掘金时代 一等俏农女 爆炸头条:宠妻冷少太霸道 误惹暗帝:惹火重生妻 重生2010:从贴吧神帖开始 BOSS不温柔:推倒小萌妻 误惹腹黑男:老婆再爱我一次 绝世天才幻术师 萌妻乖乖:回到古代嫁贤夫 混晓以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