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威(1/2)
饭菜上桌,袁秋华手艺不错,红烧鱼麻辣,回锅肉香醇,炖仔鸡浓酽,荷包蛋爽口,炒菜苔清明,溜青菜松脆,排骨煨藕汤清淡。
亲家吃得很少,在盛情邀请下,才吃几口。张森林嘴里赞美道:好吃!不错!
没有人比他心头更明白,女儿早已经离不开老人的娇宠,庇护与援助。老实讲,他并不喜欢吃这样的鱼肉盛晏,动筷随便吃上几口,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谢家的一片心意,希望谢家一如既往地偏爱女儿呗。他不需要女儿供养,也不需要她照顾,更不需要她回报,本来他过得自由自在,想怎么活就怎么活,所有的财物都归自己支配,但对女儿提供免费服务,并养成习惯之后,不仅添上没有尽头的劳碌和负担,要起早贪黑去挣钱,要低头送礼去求人,连精神自由没了,物质享受也没了,可他乐于去做,女儿不挣钱养不活自己,女婿没有正式的工作,孩子多负担重,父母不救助,还能指靠谁帮衬?
女儿和兄嫂闹翻脸走后,他越想越不放心,说起来是有志气的表现,可离开庇佑的父母,失去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跟随庸碌无为的女婿,再回破败贫困的夫家,就好比走出伏魔圈的唐僧,重过柔弱无助没依靠的日子。男女作风问题,可是毁坏一个女子名声荣誉,影响家庭地位的杀手锏,女儿言行不检,女婿处理不当,体面已经受损,尊严已经丧失,真不知该当怎样挽救?况且谢家人多矛盾多,纠葛多磕碰多,是非莫辩,恩怨难明,谁也不是省油的灯,女婿要是能够给她想要的,她也不会返回娘家。若是再起冲突,叫她如何抵抗啊?原本已经招族人嫌弃,斩断家族外援之路!他是越想越不忍心,看人冷脸吃下眼食,怕她受屈辱,没钱穷捱苦磨,怕她落病痛,只有私底下继续源源不断地接济了,只有一如既往地给女婿极尊贵的待遇,从不怠慢,从不说他的不是,到处夸赞他的好处,甚至对亲家也讨好,奉迎不吝嘴甜,出手绝不小气,归根到底也还是呵护女儿,只要谢家人对女儿好,做父母的还计较什么?
端杯挟菜,酒过三巡。突然,肖珍珠长吁短叹起来:崽不孝哇,就是媳不贤!
袁秋华的妹妹袁春花是肖琳的二嫂,也是她的二儿媳。亲家公谢清泉的侄女谢嘉妮,则是她的大儿媳。她当着袁秋华的面这样说,一棍子把两个儿媳都打倒,且当着袁秋华公公婆婆的面这样说,一竹篙把一船人都打倒。
母亲的话一说完,肖琳随即帮腔:袁家的人把不讲理当能耐呢!穷家小户出身,懂得行什么孝?额浅颧高,薄唇细眼,骨瘦肩削,眉心竖川,天生一副贫贱相,纵有富贵安泰,也载不住福禄哩!
这母女一唱一和,阴阳怪气的,明显是故意说给袁秋华听的,还不怀友善呢,既不怕袁秋华传话,也不怕袁春花不高兴。老实讲,对于袁春花的离家出走,俩人都猜疑是袁秋华背后出的馊主意。当得知袁秋华接收了袁春花,就好像证据确凿了。若是袁春花不走,便没有后来的烫伤事故,若是不发生意外,便没有肖琳回婆家的事件。胆小怕事的袁春花出趟远门,忽然就变得不顾虑重重了,话敢据理力争,事敢寸步不让,不怕得罪人。她俩都认为系列的变故,跟袁秋华的教唆脱不了干系。
若是袁春花仍旧逆来顺受,肖琳掂记的屋基,就不会被抵作医疗费,送给之前垫付医药费的小李子,建起裕华公司的办公大楼。公司有了配电梯的九层大楼,不必再继续租门店,底层是“百家福”超市,二楼是时装城,三楼是海鲜酒店,四楼是公司办公室,五楼是职工自住房,此上是对外出租的办公楼。最让她俩气愤的是五楼袁家父子住对门,姐妹住对门,每家白得一套商品房,就连张海滨也白得一套商品房。激愤不平冲震她俩的脑电波,眼里只看见房子,听不见“职工”,也听不清“自住”,更搞不懂她们是公司的职工,才有资格住公司的福利房,房子是公司的,她们只限于“暂时居住”,一旦离职,房子要退还。袁秋华负责超市,袁春花负责时装城,蓝火莲负责酒店,袁弟负责物流采购,袁母负责后勤,谢嘉妮是法律顾问,她们不仅是高管,还是小股东。当然,普通职工享受不到此福利,但公司包吃包住,三餐在酒店吃工作餐,外地的单身职工,住公司在凤栖村另租的集体宿舍,双职工在外租房,公司每月补贴一百元,本地职工每月补贴交通费五十元。
公司的日常运营,管理机制,她俩完全隔膜,始终只将屋基放在心上,从建楼的总资金来讲,屋基成本不及十分之一,每套自住房的市值也未到二十万。肖琳只看见俩个哥哥都搬走,都住进新房,却不知俩个哥哥都是躲避她,为了眼不见心不烦。肖琳心心念念,势在必得的屋基,就这样没了,她气泡泡都没捞到一个吹吹。反倒证实她以前吹的牛皮,破了,瘪了。自认为用娘家的屋基,两个哥哥都各换得一套商品房,惟独将她撇开,她愤怒得整夜睡不着觉,像个鬼样东游西走,越想越恨袁家姐妹,撕碎了她的脸面,砸烂了她的心气,尤其是积极撮合的袁秋华,从烫伤到治疗,再到出国整容,似乎每一步都被袁秋华暗中操控,一直走到屋基抵医药费为止。她从结果推测起因,认为袁秋华起谋取屋基建办公楼之心,早已垂涎三尺矣,久已伺机筹划矣,烫伤只不过是契机,让袁秋华抓牢机会达到目的而已。她有理由相信,即使不出烫伤事件,只要娘家人出现意外,急需用钱的时候,袁秋华必定也是主动援助,慷慨解囊,最终换取屋基,有钱嘛,钱能左右逢源嘛,绿灯畅行嘛。
事实上,屋基抵医药费,是张森林主动提出来,同时作主给俩儿子分了家,现有房屋,两个儿子一人一半,包括父母现在居住的偏厦和院子。张森林这样做,等于将屋基分给了肖琳,只不过随后又用它抵了肖琳欠张海潮的医药费,再让张海潮拿它去抵欠小李子的医药费。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天上不会掉元宝,世间没有白食吃,不管什么债,迟早都要还,既拖不掉也赖不脱,天长日久酿成罪孽,没钱还,就要别的还,用比钱重要的,信誉,平静,安全等。人过六十活成精,知天机,识人心,明世事,晓得等价交换是市场准则,开始无偿,继而免费,最终付出的代价,必定最昴贵,没人是傻子,真金白银会白送给你。他知道女儿还不起这笔债,趁他还活着帮她了结。说到底,他仍然偏宠女儿,为了帮她不惜损害儿子的利益。张彩虹是个小美人胚子,小李子帮她争取到小演员的角色,在影视剧里给大明星当女儿,或当孙女,将小孩子的天真活泼,调皮可爱,机灵聪慧,演绎得活灵活现,尤其是哭鼻子时,澄澈明亮的大眼睛里,透现无辜,伤心,委屈,格外楚楚可怜,让人心疼。报纸上说“明日之星,天赋惊凡,待她长大,当是花旦,可造之材,照亮未来光明”。也许医药费,对小李子来讲,是小事一桩,如果不还,不仅袁家姐妹愧对他,让张家老少羞愧,更重要的是,他日张彩虹功成名遂,不论是自曝还是被扒,肖琳欠医药费不还的事,必然是臭名昭揭,人人唾骂。姜是老的辣,人是老的精,张森林看得远,想到用今日的屋基免除他日之祸的妙招。况且主动还钱,也是友善结交小李子的佳径,为进一步的深交打基础,有百利无一害啊!可惜肖琳不识好歹真假,不辩是非曲直,不懂他的良苦用心,还一味的撒泼哭闹,埋怨憎恨。
在肖琳心里,不管娘家摊上什么样的天灾人祸,也不管她和她的家人犯下什么样的过错,作为嫁妆的屋基,都必须是她的,哪怕天塌了,地陷了,她的屋基都必须好好的,必须任由她亲自出马处置。她的屋基没了,变换成了别人的,谁得她就恨谁。没了屋基,她自然建不了房,谁住上这房,她就恨谁。
肖琳恨袁家姐妹,原本以为和妹妹做姑嫂,已够倒霉,没想到还会与姐姐做妯娌,简直雪上加霜,她恼羞成怒,心被恨焚烤着,火气越来越难以抑制。她看不惯袁秋华自信满脸,春风满面,走路带风的样子,借父母的庇护,想杀杀袁秋华的威风,灭灭袁秋华的气势。
袁秋华笑了笑:老话讲,一代学穿,二代学吃,三代学古董字画。沐猴而冠最容易,暴食豪饮也容易,难在心态、精神和气质的培养。噢,是三代出贵族,还是富不过三代?精神和观念的传承,确实需要两三代的积累,才能摆脱一些看起来十分露骨和低俗的表现。
谢汉说:种瓜得瓜,播豆得豆,有因必有果,嫌厌媳的,受媳的气,不敬婆的,受婆的气。单巴掌拍不响,会疼崽的先疼媳,媳有失误,婆就没有过错?
谢英说:老话讲,天下三不和,婆媳排第一,自古以来,婆媳就难以相容,各人有各人的聪明才智,与骄傲自得,奈何不得的。
当时,袁秋华嫁给谢汉不到十天,因为她是最后一个嫁进谢家的,便和公婆一起生活。谢汉是谢雄的三哥,袁秋华就是肖琳的三嫂,就算袁秋华进门不到一分钟,她也是大嫂,肖琳也是弟媳,身份地位摆在面前呢。兄道友,弟道恭,肖琳说刀子话,不担心刺伤袁秋华,且又是当着公婆,和谢家几兄弟的面说。毫无疑问,不仅居高临下,不仅低瞧小看,且明攻暗袭,言辞傲慢,语意威胁,根本没把袁秋华当棵大菜,只当根小葱,分明就是给她一个下马威。
袁家虽说十多年前就迁居县城,袁秋华也是在城里长大的,但她的出阁礼,遵规蹈矩的父母却执意要回到乡下老家去举办,老家乡村的家,无人居住照管,不免简陋破旧。嫁后没出三天,袁秋华便听到谢家人议论袁家怎样穷困潦倒,连床上的铺盖都要打大补丁,连蚊帐都要补了又补,似乎她是麻雀攀附谢家的凤凰枝,贪图荣华富贵呢。
袁秋华冷笑了声:袁家的人是没家教,不过袁家的女儿,在娘家挣了钱,在县城做新房给父母兄弟住,在婆家,也能挣钱做新房给公婆丈夫孩子住。
肖琳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嘛,吃只有一个肚,睡只有一张床,钱财乃身外之物哦,仁义值千金,一个孝名传千古哩。
谢雄说:持才傲物,财大气粗,为富不仁,最招人恨!
舒志强说:有钱不见得,就是件好事哩,财多害已,能者多劳,是福是祸,还说不定呢!
张森林说:这孩子人来疯,动辄就犯浑,我家最后才得了个老闺女,她娘宠得什么似的,没一点规矩。她目光短,见识浅,脾气还傻倔,大家别跟她一般见识呵!
谢汉说:猪往前拱,鸡朝后扒,狗找野食,各样有各样的活法喽。
谢英说:是这个话,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井水不犯河水。
谢清泉说:闲话少说,莫丢人了。吃饭也塞不倒嘴巴?
张森林说:别看小琳生的孩子,都长这么大了,可柴米油盐,人情世故,统统不懂,说话办事毫无城府,叫人不放心呀!过去做女儿在我家只活一段,到了你家,就是你家的人了,做媳妇在你家要活一辈子,免不得要拖累你们哦,小毛病就多担待些,大毛病就严加管教,总之以后,就是劳烦你们多费心了。
谢清泉说:人口多,家底差,没福享嘛,连屎带尿的拉扯孩子,让她吃苦遭罪了,我心里也过意不去。
肖珍珠说:生了俩穿针引线的,还没得骑马射箭的,有人笑话,有人欺负,会不会再受憋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