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黄雀在后(1/2)
元阳城东门,护城河河畔,绿龙卫大军与江龙卫大军展开了激战。
在大战中,绿龙卫都指挥使的表现相当的出类拔萃,他相当冷静。两个中军副指挥使见全军主帅如此镇静,也极有信心,这两个副指挥使认为都指挥使必有“后着”。
十名千户官、数十名同千户官和一百名百户官以绿龙卫都指挥使、中军副指挥使马首是瞻,视死如归,或者说他们知道,后退就会兵败如山倒。
未溃散的两个五千人队面对扑面而来的灰尘,面对扑面而来的少量重骑兵和无数的利箭,纷纷抬起了长兵器和盾牌。
护城河畔,十多万名士兵的呐喊声里偶有战马的嘶鸣声,各种杀声震天动地。枪来刀往,明枪暗箭,刀光剑影,各种兵器样样致命。
江龙卫都指挥使下令,让剩余的一万名作战士兵全线出击。士兵们尚未奔到厮杀的人群里,绿龙卫的两万后备军和少量的民夫已经加入了战斗。
率先出击的一万名江龙卫士兵,原本就伤亡甚巨,此时只剩下了三四千人,终于开始了溃败后逃。
江龙卫都指挥使见士兵后退,不禁大怒,前面的一万人只要坚持到后面的一万人补充上去,就能击退绿龙卫。他厉声大喝:“督战队听令,但凡后退逃跑者,格杀勿论。”
督战队一千名士兵齐声道:“得令。但凡后退逃跑者,格杀勿论。”督战队提着宝剑督阵,一连斩杀了十几个逃兵,才使准备逃走的数千名士兵掉头,继续厮杀。
没办法,督战队的士兵太强悍了。以卵击石,不如找软柿子砸。
战斗从黎明持续到了正午,双方的士兵和极少的战马饥肠辘辘,大部分士兵已经不再努力拼杀,只是成群的围成防御阵势,用长兵器彼此保持着安全距离。
“叮叮……”鸣金收兵。江龙卫与绿龙卫各自收军,回到本阵吃饭。
双方的民夫后勤人员,早就做好了午饭和准备好了凉水。
天气太炎热了,喝水是保持身体机能的关键。
战场上留下了八九千具遗体,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元阳城东北,绿龙卫主帅大帐内,聚集了绿龙卫百户官以上的军官。
都指挥使端坐在主位上,正在发怒,“什么玩意?仅仅一千铁甲骑兵就把你们吓成了熊样?连我的中军副指挥使都阵亡了?传令,第一、第二两个五千人队看见铁甲骑兵,就一触而败、一哄而散,致使领兵官阵亡,罪不容诛,特实行‘抽斩法’。”
抽斩法来自《十一祖混一诸侯录》的军律,极其严苛,“如果负责进攻的全部士兵逃跑,就处死领兵官;如果领兵官坚守,而士兵越过领兵官逃跑,那么负责进攻的全部士兵一起斩首。”
按照领兵的规模,领兵官可以是什长、百户官、千户官、副指挥使、前卫指挥使等。如果是护卫营,领兵官还包括伍长。
刚刚战斗了一个上午,胜负未分,都指挥使竟然要实行“抽斩法”,众将惊讶不已。有几个指挥使、副指挥使已经开始求情。
“都指挥使,请三思,如今正是两军交战之际,冒然斩杀冲锋陷阵的猛士,恐怕会寒了众位将士的心。”
“虽然江龙卫的重骑兵损耗殆尽,轻骑兵也不成建制,但是江城人还有主力部队两千大刀兵、辎重警戒部队和民夫六七万人,我军能够拼杀的士兵本来就少,一下子斩杀四五千名猛士,恐怕就没有了必胜的把握。”
“据斥候来报,霸龙卫十多万大军屯兵在东六十里的神马镇集市,已经开始向我军靠近。最主要的是霸龙卫前卫马上就会到达元阳城东门。”
“我朝,你怎么把这么重要的情报,放在最后才说。”
“也是刚刚才得到的信鹰传书。”
都指挥使道:“都安静。中军令:鉴于战情紧急,全部士兵戴罪立功,不得有误。来人啊,把中军令传书至什长。……”
军帐外,江龙卫发起了冲锋,“杀啊。”“为死去的弟兄报仇,杀啊。”巨大的、杂乱的喊杀声伴随着脚步声,还有少量的马蹄声,一起传到了绿龙卫的大帐内。
“报。”
“报,江龙卫杀死了巡哨的千户官。”
都指挥使道:“我朝,竟然搞偷袭。中军令:所有军官各回各自的队列,务必压住阵脚,打退敌人的进攻。”众百户官、千户官得令后,向着自己的队列“作鸟兽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