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写出了问号(1/2)
刚开始是认为自己说话可以被百度收录,才激发自己的能力,想成为一个卓越的人。
起初写作,几乎几个小时的等,才能写出一篇散文,写出一段句子,不知道阅读才能改变自己的修辞,不知道练字可以提升自己写作的能力。后来,花时间读书,花时间练字,半年,花了半年的时间,一个小时才写出一千多字,听到别人一小时可以达到五千多字,都不敢想。
此刻我开始阅览历史,阅览四大名著,揣摩别人的思维,揣摩别人的套路,可是依然还是写不出自己的句子。
没有人教我,没有人告诉我该怎么样写出一本小说,怎么写好一篇文章。当我听歌的时候,听出了侧面的句子,选择了套路,套路就是换词,换描述,别人用景物衬托,自己可以用人来衬托。写了很久,看到了诗词,看到了别人说话的精彩之路,才知道自己是那么的不足,写作不仅需要阅读,还需要经验。
经验不是一点一点来的,读书不是一步生成的,对于一个开始的我,选择了打工,选择了揣摩,多方位的学习。曾经读书,读过了多少的夜晚,读过了多少的含照不宣,唯独自己的心,一直想写好一点,想写精彩一点,但是想写好,不是能写好,说的好,不如做的好。
我就开始用驾驭时间的分析表来给自己安排,给自己调整时间,当我读历史的时候,我就写一些励志的文章,当我读到诗词的时候,我就写一点诗词,累积到电脑上,慢慢的学会了累积,才知道写作的高妙不是一气呵成,而是累积的材料,加上凝聚的才华。
我记得那一年,我想写古文,我以为写一篇古文可以让更多人认识才华,认识能耐,后来发到很多网站,才知道,不是的,不是的,很多人对古文根本不懂。但是我写古文,凝聚词汇,驾驭笔法,依然无法让更多人懂得,知道自己的能力需要一种划分,而这种划分,就是把高级的词语简单化,把智慧的描述分解化,把感情的细腻归一化,才能达到别人看的透,别人看的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