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有神珠可种田 > 第61章 讓讀者頭痛的4大寫作手法

第61章 讓讀者頭痛的4大寫作手法(1/2)

目录
好书推荐: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光影之徒 邪皇圣传 他是言灵少女 落升 天涯古镇遇芳邻 无限之与我同行 坐在唐朝钓现代 捡到一个星球 命墟

讓讀者頭痛,也就是讓讀者絞盡腦汁去猜測故事中的真相。

一個偉大的作家曾說過:每場閱讀都如同是讀者跟作者的角力。

「當你閱讀書中的第一句,一場推理競賽就開始了。」這句話還是我說的。

所以你身為一名競爭者,你絕不能讓另一名競爭者,也就是你的對手──「讀者」太好過,這樣他們會失去競爭的樂趣,而你也將「失去這名讀者」。

所以洛克整理了4個會讓讀者頭疼的寫作手法,讓你能成為一個好的對手。

1.【伏筆】

伏筆就是:先在故事中放入一些經過布置的線索,讓線索看起來沒有那麼明顯,透露一點看似與當前劇情無關的資訊,卻在最後結局都一一翻開底牌,得意得對讀者說,「看吧!早就有線索了!」。

神奇的是,在故事中放入良好伏筆,反而會讓驚喜結局的「可信度提高」,而不是當真相揭曉時,全然沒有預兆,這時讀者一邊把書撕爛,一邊大喊:

「太扯了!姑媽?兇手是姑媽?他媽的姑媽只出現過一次,講過兩句台詞啊!誰會記得他有個姑媽?」

所以尷尬的是,伏筆一邊要製造讀者的驚喜,一邊又必須做好洩密的工作,讓讀者是有可能發現的。

所以伏筆的洩密工作,就是攸關故事說服力的關鍵。

但請記住,埋了伏筆就「不能不發生」,這不叫懸疑,這叫「劇情交代不清」。

<延伸閱讀:伏筆的專門解說>

2.【模糊】

說故事的人終生追求的其中一項目標:就是表現出人性的複雜曖昧。

這也是讓讀者相當頭痛的一點,這世上的是非,就如同電視政論節目一樣,永遠有兩種以上的論調,所以我們要寫出逼真的小說,絕對也要記住這點。

世上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相對的立場。

所以小說家必須在「對錯之中」盡情發揮想像力,延伸各種可能。

尤其在人性面前,所有行為都要考慮「情感、理由」,有時,我們也會樂於接受這種「模糊」的情況。

我舉一個經典例子:小說《竹叢中》──也就是電影《羅生門》的原型。

故事簡單來說,一對武士夫妻在竹林中遇到了盜賊,最後「武士被殺死」了,而官員在審理案件時,卻出現奇怪的現象,「妻子、武士(召喚靈魂)、盜賊」都說自己是「殺死武士」的人。

三人都同意事件的「前半段」:武士被盜賊制服,盜賊在武士面前汙辱了妻子。

但是「後半段」卻出現了「各說各話」(模糊來了!)。妻子說:自己不甘受辱,先殺死丈夫再自殺,可是沒死成。武士說:妻子決定要跟盜賊在一起,他悲憤自殺。盜賊說:自己是光明正大打敗武士,正式的決鬥中殺死他。

有點意思了吧,殺人可是要「償命」的,他們都搶著說自己殺人,難道都「不要命」了嗎?

我們深入思考三個人的「說詞的目的」,試著「動機」與「真相」。妻子:自稱貞潔烈女,不這樣說會被人唾棄。(可能的真相:老公被殺、自己被玷汙卻還見異思遷,跟隨盜賊苟活於世)武士:自稱悲壯自殺,不這樣說會被人嘲笑。(可能的真相:身為武士卻打輸盜賊,妻子被玷汙且見異思遷)盜賊:自稱公平獲勝,不這樣說會被人鄙視。(可能的真相:使用卑鄙手段取勝)

到底真相是什麼?就留給你拼湊了。但這已不是故事的重點了!

但是一個故事的好,就應該像羅生門一樣,在「模糊曖昧」中於展現「人性的複雜」。比性命更重要的是什麼呢?

這個技法,是運用「真相的模糊」,塑造「各種可能性」。

有時,我們也會故意給出一個「虛假的結局」,再留下「開放的線索」,留給讀者自己「推翻結局、重建結局」。

不管怎樣,剩下的,就交給讀者「頭痛」了。

3.【真假】

曾經有個鬼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學姐為了降低房租租金,決定製造租屋處鬧鬼的假象,她騙了一個學妹住進來,然後聯合其他住戶一起惡整她。像是:說溜嘴鬧鬼傳說、在半夜12點的時候熄滅燈光、在走廊上製造由遠而進的腳步聲、突如其來的激烈敲門聲,然後空無一人的走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斗破:三年斗皇,五年斗尊 斗罗:蛊师雨浩,她们大有问题 霍格沃茨的黑魔王就业指南 续春 斗罗绝世:从日月开始登顶至高 斗罗:重生成唐三的堂哥后 开局四零,手握星际商城带飞祖国 毛茸茸番外:我可爱亿点点怎么了 斗破:岩王帝君尘世闲游 回到唐朝当反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