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一切都是最好的遇到——泸沽湖见闻(1/2)
泸沽湖见闻——一切都是最好的遇见
一:泸沽湖最美的夜空
正月初三的一大早,我们离开cd向今天的目的地泸沽湖进发。七点半的cd在不清楚是浓雾还是霾的清晨,能见度很差,天地一片混沌,搞得司机上了线成的公路就迷路了。就这一点讲,cd称为“雾都”是名符其实的。
车越向大西南行,风景就是一路的山花烂漫,山青水秀。土地的颜色也不一样了,有出发时西安的黄土地渐变为红土地。山上的植被鲜见参天的森林了,但也是郁郁葱葱的从山上绿到田野,也看到了鲜见的甘蔗林。
沿途看到散落在山间的农舍,被绿油油的麦苗和黄灿灿的油菜花种植的梯田、如画廊一样的环绕着,意境很美,是透着诗意的小山村。只是从间隔密集的砖土建筑中,可以看到山区的土地紧张,还有乡亲们生活的并不富裕。并且,穿过大山一路向西南,看到的建筑房屋越来越差,与汉中一带多为两层水泥楼房相比,sc境内要差了很多,这好像和山上的植被成正比。等我们走到了接近yn边界时,看到的山上可以说是光秃秃的,老乡的房屋就更是简陋的了。看到这一幕,还是让我心生感触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过去,人们是靠山吃山,水土不好,人就将就着生存了。现在,我们欣喜的看到这里的山下到处是温室大棚种植,这也是因地制宜,让乡亲们解决温饱,进而富裕起来。这样的情况到了yn境内就更突出了,遍野都是蔬菜和花卉的种植基地,让我们看到了富足的前景,看到了全民奔小康的希望。
我之所以在去泸沽湖的路上有了上述的感慨,除了“位卑未敢忘忧国”外,就是这一路发生了多次堵车。同伴说有一次堵了近两个小时,可是我不知道,那会儿刚好睡着了。因为堵车,我们在深夜还在路上。可我并没有感到不适,可能是睡的太多的缘故吧。并在途中八点的晚饭时间,抓紧吃了顿说是泸沽湖才有的梭鱼。这一顿麻辣鱼锅吃得我们仨(那位在cd和我们拼伙食的人躲着我们了,嫌我们太会吃了。在丽江时,他竟然说我们出来是以吃为主。唉,真是志趣不同啊,吃货的心理他怎么能懂啊。)实在的开心,十二个小时坐车的累,被这一锅美味彻底置换了。野生梭鱼做的确实好吃,这家饭店里都是食客,堂内的宣传画表明,他们是这个镇上最著名的饭店,招牌菜就是麻辣梭鱼锅。
这一次也是全车人就我们三个吃的有名有味。没到泸沽湖景区,就吃到了泸沽湖里正宗的野生梭鱼。这才叫不虚此行呢。
期间,领队打电话说“土豪姐,你们吃完了么?”怎么回事?这样称呼我,嫌我们爱吃么?算了,顾不了那么多了。如果错过美味,那才是不可弥补的损失呢。想想看,这野生的活梭鱼,在西安能吃到么?再者,在我看来会吃也是一种境界。当然,前提是不铺张浪费。比如车上好多人,每到住地就结伴去吃菜喝酒,我们就没有参加。继续我们的吃当地名吃,始终是保持在解馋阶段。
这就是人各有所好,没有对错。
终于在深夜两点半,我们来到了sc这边的泸沽湖景区。在海拨2690米的扎窝洛村下车后,全车人是一片欢腾!
哇,太漂亮啦!我们看到了漫天繁星,看到了最美的星星!只见泸沽湖的浩瀚星空很低,不用抬头看。繁星如织、星罗密布、立体交错、有近有远、明亮闪烁、如同笑着的眼睛一样就在我们面前了。星星那个明亮啊!那个大啊!那个多啊!那个漂亮啊!这美妙的一幕,让我们瞬间忘却坐了十九个小时车的疲劳,兴奋的赞叹不绝:泸沽湖的夜空太美啦,星星太漂亮啦!
顿时把我们高兴得欢呼雀跃,兴奋得笑成了团,成了一车夜间到来的笑团。
泸沽湖的星星这么的漂亮,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之前,也没有从媒体上看到过记载。我想这正是我们深夜两点多才到的缘故。这个时间是观星的最近距离,也是最佳时段,加上今夜又是天气晴朗,因而我们就在高海拔的泸沽湖山上,看到了最美的满天星斗!今夜,也是我看到最美的星光灿烂,如置身在银河之上一样。过去在科幻影片中看到的星际奇幻情景,今夜我身临其境了!真是好运气的我哟!
这就是最对的时间到了最佳的位置,便看到了最美的风景。如果不是因为路上堵车深夜才到泸沽湖,还遇不到这番美景呢。因为入住的第二晚,我们在此并没有看到与今夜相同的繁星灿烂在面前。当然,我也没有在深夜两点起床观看。
看来冥冥之中,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二:幸遇摩梭人喇志成先生
住宿在扎窝洛村的村长家的木楼客栈。据说他家是泸沽湖景区最佳的位置。昨晚是摸黑来的,只看到了铺天连地的繁星如织。早晨走出客栈院子,向右不到五十米就是草湖了,不远处就是著名的走婚桥了,觉得住的这个客栈位置就是好。
我们这个团里大多数人按照村长的安排,统一有他组织车辆,先坐船看草滩,再坐车绕湖一周。我因晕船放弃坐船经草湖到湖心岛。我们三个决定自由行。我们打算先徒步,看情况决定是否租车。理由就是昨天坐了那么久的车,如此的辛苦才到这里,怎么都不能走马观花,一定要好好的看看泸沽湖的美景。
在大家都在等车的时候,我们从住的草湖边开始出发了。清晨的草湖是安静的,草湖看上去有些单调,没有生气。临湖近看,水中全是土黄色水草,也可能是芦苇,景象有点像成熟后的稻田。远眺,只见辽阔的湖中黄草连绵不绝,草丛中湖水明亮,与草儿相映成趣。可以想象,到了草绿花开时,草湖应是一条绿色的花湖了,那将是多么的壮观漂亮。显然,我们来的不是最好的季节。这也再次表明,旅游若是为了观景前来,一定要选择最佳的季节去。
我们决定先去环湖,而后到走婚桥。
今天是个好天气,刚过八点就天空湛蓝,阳光异常的明亮,金光灿烂的洒向人间。这让久居空气污染城市中的我们,欢喜的对着蓝天一阵的欢呼,笑得合不拢嘴了。
金色的光芒强烈的射向大地,我们能清晰的看到一丛丛粗大的光束,刺得我们眼睛都睁不开了。光芒照耀在山上,红土地镀上了金黄,就成了成色最高的金山。金光洒在我们脸上,我们顿时泛着泽泽的光芒。金光洒在路边摩梭人的小黄楼上,楼房金碧辉煌。金光洒在大路上,我们脚下的路啊,就是一条金光大道!
面对金光灿烂的这片土地,直接的感觉这里真是一处洁净的好地方。因为没有污染,才会使这里的光线如此的明亮。因为没有污染,才使我们看到了阳光洒向人间的原本模样。许是泸沽湖有山有水的地里条件,使山中的这里接近最原始的自然环境,才使我看到了最低最大最明亮的星星,才是我看到了最明亮和最强烈的太阳光芒!身处这样的环境里,耀眼的明亮让我有些眩晕,面对如此通透强烈的光芒,有些不适应,或者说是讶异:原来阳光是如此的色彩啊!
空气没有污染的泸沽湖山里真好,真是一处净土啊!
走到摩梭人居住的小镇上,走在凹陷不平干净的青石路上,看着街道两旁高大气派的远古和新建的、全由实木垛成的两层尖顶木楼,看着身着民族服饰的摩梭人老乡,看着房舍不远处大片平整的农田,看着石板路上川流不息的外地汽车,这一切交织在一起,让远道而来的我有些恍惚对接不上,怀疑当地开发旅游对么?
本来是要步行到湖边的。可是,在强烈光芒的照射下,走在慢上坡的路上实在的累。当我们在镇上租电瓶汽车时,因为都没有带驾照,只好让老乡代驾。事后证明这又是一次最好的安排,让我有机会打开心中的疑虑,还有意外收获。
车的主人就是泸沽湖上世代的摩梭人家,在镇上经营着很大的饭店,两层木楼上吃住一体,这也是泸沽湖民居的特点。这位女主人穿的很时尚,是和我们一样的款式服装。她说自己是汉族,是外面嫁过来的,丈夫一家则是世代的摩梭人,他们的子女就是摩梭人了。
在通往湖边的路上,因为不停的堵车,我们就聊了起来。
我问她你们欢迎这么多人来吗?是不是打扰了你们平静的生活?她说:“乡亲们都盼着来更多的客人,这样我们就有了收入。过去没有旅游时,这里闭塞贫穷。现在国家对摩梭人有好多优惠政策,盖房子也有补贴。这一切好政策就是要把摩梭人的文化传承保留下来,发展旅游,旅游带动摩梭人富裕了。有这样的改变,这都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杨二车娜姆。你们知道她吧?”她这么讲我就放心了。
听她提到了杨二车娜姆,我便想起昨天在车上,领队讲到泸沽湖有两个名人,其中一位就是扬二车娜姆。还说道她在湖边建了博物馆,就看大家有没有运气见到她,博物馆的门票是三十元。当时听了也没有什么兴趣。再说,在湖边建什么博物馆呢?她有什么可以展览的?不要门票都不会进去的。不过,这个人还是知道的,前些年在电视上看到过。只是我从没对娱乐明星追星、痴迷、狂热崇拜过,不是看不惯,而是行当不同,关注很浅。但是,对为社会传播正能量的文化娱乐从业者们,还是很敬重的。
我想了想问她杨二车娜姆在么?她说两天前娜姆回到泸沽湖的博物馆了,不知道她今天在不在?
就这个话题,她说说,我问问,也就到此为止了。
不多时,我们就到了泸沽湖边。突入眼帘,顿时感觉很美!青山环绕的泸沽湖,湖水清澈如镜,湖中还有数个小岛。湖光山色,让我们体会到了“湖面看山,山上看湖”的美妙。泸沽湖虽然也是高山湖泊,却有着山青水秀的婉约。这可能是其地处非寒冷地带的原因,在北方还是严寒的冬季,高山上的湖泊都冰封的日子里,泸沽湖畔的山上和湖边还能看到绿色,湖水更是一池的涟漪。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泸沽湖被称为高山上的“女儿湖”就在贴切不过了。
因为怕晕船,我们没有走进湖中,更没有真切的体会到在湖中小岛上“湖中看山,山上看湖”。也是因为没有在湖面上花儿盛开的季节来,因此没有看到泸沽湖中开满“水性扬花”时的花湖。但是,我们看到了洁净的泸沽湖,看到了洁净如镜,将青山和云彩完整的照在湖中的泸沽湖,这样的山水共融,云水相依也是别样的漂亮,是最美的湖光山色。
离开这个观景区,我们继续环湖。这时候开车的司机换成了女士的丈夫,因为她也没有驾照。她的丈夫是世代居住在泸沽湖的摩梭人,就在当地工作,春节假期没有休息,今天还在值班。他是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来为我们开车。他的到来就应了那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这位穿着制服的摩梭人姓喇,我们就称他喇志先生。他的到来,使我们这次绕湖和泸沽湖之行都有了更大的意义。他一路详细的讲解,比导游还专业耐心,让我们觉得当地人很好、很纯朴。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不仅是工职人员,我还是摩梭人,传承和发扬本民族是我们每一个摩梭人必须的责任。”
好样的,为喇先生点赞!我就喜欢这样有正能量的人。
途中凡是观景的好位置,他都会主动的停下来,给我们讲解传说与由来。由于太阳太晒,和路上车辆太多,有好多次我们都不想下车,就在车上坐车观景算了。可是喇志说“你们来一次不容易,还是尽量多看看,不要留下遗憾。”
车上,我们仨人最感兴趣的是问他有几位老婆?走不走婚?
喇志说:我不走婚,就刚才你们看到的那一位老婆。她不是摩梭人,是来我们这里打工的汉族人,我看她长的漂亮,而且有高中文化,所以就说服父母娶了她。我们这里的摩梭女孩子过去基本都不上学的。那时候太穷了,我们的父辈都没文化,到了我们这一代上了学,虽然我就是初中毕业,在当地也算是有文化的人。因此,我们有了正式工作,还有家族生意。我们摩梭人无论多少个兄弟,生意都是一起做的。
接着喇志又说:我还是想给你们说说我的家庭。别人都认为我夫妻很好。不过,我的家人现在都劝我再娶一个,但是我不能这样做。我们必定是受了教育的人,那样做对不起她。可是,我对她真的是气的不得了,她生了两个孩子后就是不给我生了,我的哥哥们都是四个孩子。我们有民族政策,生了孩子是有国家培养上学的,每年还补助好几千块钱(具体数字不记住)。我不是为了钱,我们摩梭人口太少了,要响应国家号召,多生的。就这一点讲,我后悔娶了非民族的人做老婆。
哈哈,他的话让我们笑了起来。他也笑着说:我是一肚子气又不能给熟人讲,和她吵架也不好,只好给你们游客讲讲。刚好你们刚才也见了我老婆,这样你们就会理解我的。你们看上去都是有文化的人,不会笑话我们的。
喇志又说“我老婆也很不容易的,我俩个孩子现在都在州里的中学住校学习。老婆常年陪着他们。
我说:是因为你们夫妇两人都有文化,才送你们的孩子去山外求学的吗?
喇志口气坚定的说:文化太重要了,现在我们这里的人都意识到了。这都要感谢一个人,就是我们摩梭人杨二车娜姆啊,你们知道她吧?
咦?他们夫妇都这样讲,这让我好奇了。
我问道:你熟悉她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