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我的天空我的云 > 第十三节 又到万花山云际寺

第十三节 又到万花山云际寺(2/2)

目录
好书推荐: 都市神仙后裔系统 异世狂神(书坊) 食鬼猎人 最强万界大神豪 美女的无敌神医 红花满地 万域独宰 武斗极铠 带群老婆去打怪 最坑召唤系统

爬上石梯后看到在蓝天白云下,山顶那平坦的“练兵场”上面坐满了人,饭菜飘香,到处都是正在做饭的爬山人。这一幕热闹的场景,突然闯入眼帘时让我们惊诧了,一时间有些恍惚。几秒钟后才反应过来,喃喃自语的说:真像是遗失的部落一样。

还有就是好奇他们户外队来的这么早,我们一路上都没有听到也没有发现前面还有这么一大批人。因此,爬上石梯子一下子看到山顶上这么多人,真的有误入部落之感。他们晒着太阳做着饭,聊着天。还有一位上了年纪的男士,声情并茂地唱着陕北《信天游》,其乐融融的热闹场景,一下子就感染了我们。

于是,在连接云际寺的台阶上也秀了起来。照片中我们个个都是欢天喜地的样子。而那已经风化剥落成馒头样的石阶,也成了我们的秀台了,两位同伴爬在石阶上的身姿太帅了。

另外,把本是宽大的石阶经年剥落得快没有了,印证了“海枯石烂”,讲述着岁月的痕迹,告诉我们两位唐王到此的时光离我们有多久,久得为他们专凿的石阶都快消蚀尽了。

我终归是位俗人,可能正是因为此,知道云际寺的历史后就喜欢上了这里。我想,这“喜欢”更多是来自这见证两位唐王来此标记的存在。因此,每次来我都会开心的趴在这十六(15)级残阶上,有图有真相地留下我再次到来的喜悦。“趴”在石阶上除了好玩外,还有就是无法正常下去,那石阶有些位置剥落仅存有拳宽的圆条状,但不光滑,是粗麻石。每次坐着往下溜滑时,都会调侃说裤子要磨破了。也好奇风吹雨淋能风化掉石层,却没有把其打磨得光洁照人。如岁月把人变老一样。也是告诉我们要珍惜岁月,珍惜当下。当然,如此的粗糙是其材质决定的。如果是青石或玉石那就会光滑如宝石了。

云际寺的石墙青瓦四合院我是最喜欢的。第一次来看到后就说是我在秦岭山中最喜欢的庙宇建筑。时过五年后,我仍是如此地说。开始不理解云际寺为什么不像其它寺院建在山顶,再说那山顶是如此的大和平坦。当知道它的来历后就明白了,正是上面用作练兵场的平台,才证明云际寺是皇家院林。因此,从平台上走近后只能看到的是飞翘如苍鹰一样大气壮观的青瓦屋顶。

云际寺经过千年风雨,数不清次数整修,却都是保持在原貌基础上进行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当时的样子。在秦岭好多山上的古寺庙,房顶都是随时代而变成了铁瓦。当我们看到一些倒塌废弃遗址上,散落很多风化烂掉残存的铁瓦时,就很是感激做出原貌保存下来的先人们。

我再一次走进云际寺后门,再一次轻扣那有半米宽的石墙,再一次深情告白:扣着历史的门,我来啦。

走进这座二层阁楼的四合院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阁楼上的那幅对联了。这幅刻在光滑青石上的对联,同样讲述着这里曾经的过往。我认为这幅对联,应是出自另一位在此译经的朝鲜太子。可传说中都是唐王留下的。风月楼门上的对联是李世民唐王的,那是一定的。如果一定说这一幅也是的,那应是唐王李渊的,与他的“小楼昨夜又春风”吻合。

这幅联是:晓行先见红日起,晚步独披淡秋风。

两幅联中,我最喜欢的是这一幅,觉得接近我的生活。我不是帝王,唐王的胸襟与气度我是只有欣赏的份了。

面向长安的风月楼大门上的那幅联,同样刻在石条上,字迹已模糊了。内容是:北瞻帝国三千里,南望圣唐百二区。

我来云际寺,就是为了这两幅对联!因此,在风月楼的门前,我们仨是拍了又拍,高兴的像是李唐王刚离开,我们正分享皇帝带来的喜气一样。兴奋地在门里门外出出进进,就是为与这幅对联共在一个画面中。

说来也好笑,那么多人来到云际寺,却就我们三人在风月楼前玩得兴高采烈。其它人都是在上面玩。印象中只有一个小伙子下来,还是同伴告诉他这对联的来历后,他才过来拍了一张。

这样也好,知音总是难觅的。我们三人能同时喜欢这云际寺和风月楼,还有这对联就可以了。对于我们来说,总算是不虚此行,很尽兴。对于风月楼来说,千年后还有人如此地狂热其意义,也就是它存在千年的最好体现。

再见,云际寺的风月楼!

2018/11/24

目录
新书推荐: 盘龙:以下位主神逆伐主宰 斗罗:我养的小姑娘成了千仞雪 女神图鉴,从皇后开始 人间武圣,从铁布衫开始无敌 妖魔乱世,我人籍怎么没了? 刀的供养 蛇吻狂妃 这个高武太癫了 纵横异界时空 战尊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