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登临微山岛(2/2)
一日,几个会拳道的岛外人来岛,欲劫走金凤凰,岛上百姓誓死抵抗奈何仍旧敌不过,待金凤凰被装进笼子时,笼子突然火起,冲天火焰直窜云霄,凤凰悲鸣,金翅一闪,遁入云空,无迹无形,只留下一颗金蛋,沉入山下。
不久,老天连降暴雨,洪水泛滥如山林猛兽,大有吞噬小岛之势。岛上百姓冒雨祈拜,也许是被诚心打动,金凤凰显灵,朦胧雨幕中,那颗沉入山下的金蛋幻化成一条金船和一个人面鱼身的神童,神童随水势的大小撑驶着主宰小岛沉浮的金船,从此,微山岛便水涨岛高,永不受水魔侵害。
除却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据地理学家考证,微山岛原本是山而并非岛。
距今约8亿至6亿年间,成形于神州大陆主体的华北地块和扬子地块经过多次的碰撞,耸立出许多大大小小的山脉,微山岛便在其中。
那时,山峦叠嶂,岌峰耸峙,然而随地壳升降变异,这些处于两大地块结合部上的危峰峭壁渐渐地沉陷,形成一大奇观——九十九座锥状山峰。
沧海桑田,千年、万年,弹指一挥间,似伟丈夫的九十九座山峰,任凭自然修饰、历史雕琢。自宋绍熙五年至明末400余年间,黄河屡屡决口泛滥南迁,侵夺泗河由淮入海,使泗河宣泄不畅,淤塞积水,致使这九十九座山峰下潴成湖沼,九十九座雄伟锥峰历经多次的升降和风化剥蚀,已成为大陆丘岭似的小山峰,至此,才形成了“微山岛”。
日剥月蚀的微山岛,如今远远望去,活象一匹不知何时从大漠走来掣波踏浪的沙漠之舟———骆驼。
踏上小岛,最先撞入眼帘的便是岛西那高筑在山峰上的“三贤墓”了,这三座古墓,至今仍是三个难解的谜团。
坐落在岛的西北部、全岛制高点上的微子墓,因曾落过那只金凤凰,故岛上人仍俗称“凤凰台”。微子乃商纣王的庶兄,始封于微地,故称微子,周公旦平定纣王之子武庚叛乱后,又把微子封于宋地,以接续殷后,然而商丘距微山岛路途遥远约400余里,山水阻隔,交通不便,微子为何葬在这里?无人知晓答案。
除去微子墓,距微子墓约2公里处,另一座位于微山岛东峰的便是目夷墓了。
目夷,字子鱼,微子十七世孙,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的庶兄,是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其战略思想可从为人谙熟的中窥见一斑。习惯于驰骋沙场、军旅生活的目夷,卒后却葬于世外桃源般的微山岛,这不能不说又是一个未解之谜。
最后一座古墓张良墓,是三墓中最大的一座。墓前有乾隆二年所立石碑一幢,上书“汉留侯张良墓”。墓前原有的“透亮碑”和“松抱槐”,为微山岛的两大奇观,民间盛传,张良为防盗墓毁尸,夜造一百零八墓,事实上,张良墓确有多处。张良是否真葬于此,该谜至今未解。
登临凤凰台,驻足山巅,举目四顾,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时时可以看到千变万化的景色。
晨晖初露,百里湖面浮光跃金,白帆点点;夕阳西下,夜幕低垂,湖水静如练,唯见星星渔火闪动。
初春,湖水澄澈,点点渔帆似在银绢素帛上滑动;盛夏,十万亩荷花映红天日,缕缕馨香沁人心脾;金秋时节,蒹葭苍苍,菰草金黄,水鸟啁啾,渔歌唱晚,千顷湖面采莲摘菱一片丰收景象;寒冬,辽阔的湖面恰如洁净的琉璃世界,偶见装了冰撬的小舟滑向冰面,或猎鸭或凿冰捕鱼。
多变的湖面,扑朔迷离,每一个季节都有不一样的醉人景色,令人啧啧称赞,留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