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近释俘虏三放单于(2/2)
众将也是心有不明,闻徐晃问起,皆仔细听着。
“吾擒此人,如囊中取物,杀他不过是举手之劳,但要栾提羌渠心服,使匈奴臣服于我、归于王化,绝非易事。此次北伐匈奴,只在于此!”君傲对众人说到道。站在高处,君傲在诸将的陪同下,望着近三万的匈奴俘虏,却是紧皱双眉。
“主公可是为粮草之事愁?”戏志才于旁问道。
“知我者,志才也!如今添得这近三万的俘虏,我军粮草已见捉襟,若再得些时日,怕是要为粮草而愁。”君傲愁眉不展,苦笑的道。
“主公,这有何难,忠有一策,既可解此难,亦可为主公搏一善名。”戏志才见状,却是微微一笑。
“哦?有此良策,怎却不早道来?快快说来听听!”
“很简单,尽放俘虏!”
“什么?尽放俘虏?”君傲一惊,转瞬道:“莫非”
“主公英明,既已知晓,且去办便是!”戏志才微笑着道。
“志才真乃吾之贤助也!”君傲说完,就兴冲冲的奔下面的战俘之地走去,诸将疑惑的紧随其后,尽释俘虏?这又是什么良策?
“匈奴的兄弟们,经过先前的战斗,想必你们也知道了本将军是何人!不错,本将军乃是大汉雁门都骑尉君傲!虽本将军与你匈奴开兵见仗于这大草原之上,然此并非本将军之意,皆起于尔等先乱我边境,是以不得以而为之,实乃欲求一方之平安尔!本将军已与你匈奴单于栾提羌渠言过,若是你我双方能同修与好,本将军定当颁布法令,允匈奴与本将军治下雁门郡通商,互通有无!以安民生、慰民心!”君傲站在搭立在众俘虏之中的一高台之上,纵声侃侃而谈,
“尔等都是好军兵、好百姓,不幸被栾提羌渠所逼,抛家弃子,来到军中于本将军相抗,今日被俘,家中父母、兄弟、妻子必定倚门而望,忧虑万分,如今,本将军放尔等回家,以安家人牵挂之心!”
“什么?放我们回家?”下面的匈奴降兵早就心存死念,自被俘后心中无时不在想已断无生还的可能,不想今天这是真的?
“是的,放你们回家,本将非是嗜杀之人,为何留你们?”
“这是真的!居然是真的!”
匈奴降兵在下面听得真切,一个个高声欢呼,喜极而泣。待得庆祝一时,众匈奴降兵想起了什么,皆忙跪倒呼喊,
“以狼神为誓,我等及子孙,永世不犯将军治下,如违此誓,狼神罚之!”
君傲尽释被俘匈奴兵丁,此举不只其部下称其仁慈,即便是匈奴人,也是敬佩万分,一时间,大草原上皆传其美名,兼其无敌之名,匈奴人大多再不愿与其开兵见仗.老百姓哪管你是谁当政,只要能过得好日子,有衣有饭有住,哪个还想去拼命?更兼君傲欲令匈奴与其治下通商,君傲此举深和匈奴百姓之心,是以,草原上多有主降者.
这且不谈,单表君傲帅大军,软禁着栾提羌渠父子三人,一路沿其所指,途经六日,这一日方才来到栾提羌渠所言山下.
君傲打眼观看眼前这座山,但见却不甚高,然其势却立陡至极,四下多为悬崖峭壁,唯有一条直通山顶的山路,只有一丈余宽,一面是陡峭的山壁,而另一面,却是悬崖峭壁,似盘山道,却有不弯曲,比直通到山顶,路面甚是平整,设置了不少障碍物,端的是易守难攻!
另人押过栾提羌渠父子三人,君傲道:"这一次,本将军再放尔等一次,如若再败而食言,某断无再容情之理,尔等可知晓?"
"君将军,此但可宽心,本王已狼神之誓,就断无更改之理,若败,本王定领匈奴投将军帐下,甘受驱使!"栾提羌渠笃定的道.
"如此甚好,本将军这就放尔等归去,午时一到,本将军就命攻山,你好生准备去吧,莫给自己留下后悔理由."
"如此,先谢过将军.战场见!"栾提羌渠也不多说,言罢,带着两个儿子,打马往山上便去.
"主公,忠见此山虽小,却甚是凶险,看其态势,怕是栾提羌渠没少花心血在此经营,端是易守难攻,主公可曾想好如何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