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写招贤令,建造学校(2/2)
戏志才回答道:“回主公,现在学院已经在各城镇内建好,先生和设备都已经准备妥当,就差开学了。”
“嗯,这样就好,另外,再降低学生的入学标准,这样寒门子弟也能够学到知识了,还有,学院内要分文学和武院两种,学习要从娃娃抓起,六岁就可以入学开始启蒙,待到七岁的时候就可以正式的入校学习了。”
然后君傲就把后世的九年义务教育机构的方法都给众人详细的说了一遍,说完以后,君傲说到:“学校分为小学,中学和大学,期间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小学以前学费全免,而中学则是在初中以前学费免去一半。
待到三年初中以后进行中试,但凡是考试达标者,可以进入高中继续学习,每年有两个学期,每六个月为一个学期,每个学期都有暑、寒,两次长假,长假都要在期末考试以后开始,”
而君傲把这些说完以后,看了看众人,都是一副聆听的表情,接着说到:“待到高中三年学期以后,就可进入高考,但凡是考试成绩达标的,就可以进去大学进行学习了,皆可以进去大学继续学习,大学学期为三年。
而大学的学习科门包括经济、哲学、法律、教育、文学、历史、工学、理学,农业、医学、军事,文艺,这十二大学科,每大学科的下面再设下若干学科。
比如说文艺,就可以有舞蹈,美术,音乐,等学科,那些考入大学的学生就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科目进行修习了,有了这些学科,就不至于儒家一家独大了,虽然还做不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但是也不至于那些文化失传,另外我再设立讲武堂,我军的武将过少,可令我军中大将在治下寻找资质优良者为弟子,教习其武艺传其兵法,以使我大军后继有人。
而如今我麾下现在还有华佗和张仲景,两位神医,仅为我等少数人治病却是大材小用,若能令其将治病之法广为传播,当是造福社稷之举,所以我欲建造医院,让百姓有病可医,至于学校老师的问题,我会解决,各位觉得如何?。”
作为一个穿越客的君傲来说,一个民族想要前进,文明的展是必要的。为了使自己的治下不再生出后世三国鼎立时,蜀汉那后期无人可用的局面,令众将收徒却是最好的选择,有师徒情分在,忠诚也能有了良好的保障。
至于设计学校,那是福泽万年之举,君傲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不建的理由!
“建立学校、设立讲武堂,建造医院,乃是为国为民之举,如此为天下谋福利之事,我等又安有不赞同之理?只是,听主公之言,此般规模却是不小啊,于我雁门的府库冲击怕是相当之大,还请主公三思。”
听君傲说完,众人陷入了沉思,良久,戏志才正色的说道。
“志才所说,我已多次考虑,现在华夏商会中的新产品都已经陆续投入生产,后续府库的问题倒是不难,难只难在师源之上,我可以解决一部分,但是还有一部分难找啊~若是没了老师,这学校也是建不起来啊!”
没老师还教什么学生,建什么学校,师源的问题才是君傲最愁的。
“哈哈,如此,主公却是勿需忧虑,我和支持元直都还算是有些薄名,愿意为主公这功垂千秋之举尽一份绵薄之力,凭忠这三寸不烂之舌,为主公寻访师才之人!”
戏志才见君傲是为此事发愁,戏忠却是哈哈大笑,别的他不敢说,找几个能当老师的人,他还是能办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