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伐董开始(1/2)
曹操募得了五千人马后,卫兹尽出家财,为曹操置办军械铠甲,而四方也多有给曹操提供军粮的人,可以说是不计其数,曹操既然招募好的士兵,就准备讨董了。
于是曹操发部檄文于天下,内容是:“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曹操的檄文一发,这天下可以说是得到了各路诸侯云集响应,当然出兵的却只有十七家,他们是: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瓚。第十五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六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再加上曹操共十七路诸侯。各路诸侯的军马,多少不等,有好像袁绍带兵三万的,也一二万的,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而来。
其实本来应该是十八路诸侯的,但是原上党太守张扬在关羽回家省亲的时候,得想要杀关羽,结果被赶来营救关羽的君傲给一箭射死的,所以就变成了十七路诸侯,现在的上党太守是徐晃,是君傲的属下,所以在没有得到君傲的同意之下,徐晃是不会出兵的,现在徐晃正在镇守上党。
董卓也接到了讨董檄文,他连忙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可是满朝文武除了李儒这些人,谁还会为董卓出主意,不卖了他就算好的了。那些世家大族,基本上都是和十七路联军有联系。董卓看这些文武都不说话,十分气恼。
于是干脆散朝回府,就由我们这些人来商议对策。董卓把他在洛阳的部下都召集到了相府,他对着下属询问道:“这将近四十万的联军,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儒想了想说道:“丞相勿忧,这洛阳外的虎牢关和汜水关都是坚城要塞,只要有大将镇守,多阻挡住联军几日,他们自当不战自溃。”
“这是为何?”董卓惊讶的问道:“他们既然是联军而来,若不取你我首级,如何会退去?难道是等他们军粮耗尽?”
而李儒却说:“岳父您别看这十七路联军的气势汹汹,其实他们内部矛盾深着呢!就说袁绍、袁术虽然是兄弟,但是一直都在那明争暗斗,勾心斗角,而韩馥也在提防着袁绍,曹操、张邈等人又是一团,桥瑁和刘岱一直都有嫌隙,如此怎能齐心合力?
现在天下大势已明,诸侯割据已成定局,他们谁不想多保存点实力,以图天下?只要岳父派一大将镇守汜水关,然后亲镇虎牢关,再令一员大将死守荥阳,李傕、郭汜率骑军来回支援。
如此,我等就是守他个十年八年都不成问题。到时候,这十七路联军一旦受阻,时间一久必然会有内乱,到时我们再趁机追击,天下可立定!”董卓听了李儒的话,大笑说道:“文优当真是我的子房啊!就如文优所说,谁愿意为我镇守汜水关!”
这时,吕布站了出来,抱拳说道:“义父,奉先到了义父麾下多时,承蒙义父看重,但是却一直是寸功未立,奉先愿为义父镇守汜水关!”
就在董卓要同意的时候,华雄确是站了出来,抱拳说道:“丞相!杀鸡焉用牛刀!汜水关我华雄出镇足矣!”华雄信心十足的说到。
董卓看华雄这么有信心,也是觉得让吕布去镇守汜水关的话有点大材小用了。想到这里董卓说道:“众将听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