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科举(下)(2/2)
但是若是再蹦几个像孔融这种人来,那君傲别的事不用干了,光给他们做解释,和勾心斗角算了,这也是为什么袁绍当初势力那么大,还会被曹操给打残的原因。
孔融笑道:“丞相,你说的就不在理了!当年孔子就说过,安贫乐道,死也不改其志。亚圣孟子也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只要不让朝廷官员鱼肉百姓,百姓自然安稳,其他的少点也无妨!”
君傲说道:“想必孔大人,肯定是没有偿试过那种挨饿的滋味!而且,这大汉朝现在世家遍布,门阀横行,有这世家大族掌权,这天下又怎么可能平均?
但是你想想,当初你在北海的时候,虽说你北海百姓生活还算富裕,可是孔大人您在吃饱穿暖的时候,城外却依旧有着百万黄巾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就说你北海城中的百姓也有这样的人吧?
既然我们能想办法让百姓过的更好,为什么不试着相信一下商贾、农夫?当我大汉百姓都腰缠万贯,不愁吃喝的的时候,还有谁还会想要造反?官吏贪污就让他贪。
到时候自然有司发部门去找他们麻烦,再说了,我的监督机制可是让全天下的,有天下百姓都来做我的御史!那些贪官污吏也不敢太过于横行猖狂。”
孔融对君傲的话有些疑惑,他自然不明白君傲设想的太守、刺史就好像后世政府中的市级、省级政府官员,他们只负责政事和处理百姓反映的问题。而君傲把上访的权力交给百姓。
若是百姓对政策和官员有所不满,就可以直接上访。若是在现代经常路过乡、县政府的人就知道,常常都有一些年纪大的人因为不满政府政策或是对政策有疑问去政府上访。
更有一些偏激一点的人,还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比如说脱的只剩一条内裤站在政府门口!至于殴打政府官员,这是中国几千年来还真没有几个老百姓敢做的。
等道工部的人手充足以后,君傲就准备让刘晔去做一些从玄机里面学来的更高级的技术研究,现在君傲已经把活字印刷术给研究出来了,用来印刷一些学校用的教材和翻新一些编辑好的古书。
等到以后势力变大以后,君傲就直接把报纸给搞起来,虽然还做不到每日一刊,但是每周一刊应该可以,至于编辑报纸的人,管宁、邴原还有毒舌祢衡他们现在都很闲!
至于报纸的事情来源,当然就得让郭嘉这个情报部来提供了,君傲看孔融还梗着脖子想要说什么,便笑道:“孔大人也无须如此,其实新政之所以称之为新政。
就是因为它还在试行中,政策如果不好,不适用,咱们再改过来!你现站在这里在空想也没有用,很多的东西如果不切身经历,你就不能知道它的好坏。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就是这个道理。比如说,当年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墨家见商鞅杀人太多,就说秦法是暴政,是恶法,数次组织刺客刺杀秦孝公和商鞅。
而结果呢,秦国因秦法而富强,最后就连墨家也甘心为秦国效力。而秦孝公也用二十年的时间证明他和商鞅没有错,难道孔大人连一个试行机会都不给我么?
不用多,不出十年孔大人就能看出新政的成效,到时候孔大人再看我大汉到底是富强了,还是衰败了!”君傲的话都都已经说到这个地步了,孔融自然不会再有意见。
君傲看孔融不再说话,就知道他同意了君傲的意见。君傲笑看着堂上诸人问道:“既然如此,大家还有什么意见?”
君傲看大家都没有意见了,于是,转过头对刘辨说:“陛下若是觉得可行就请用玺!”
刘辩说道:“靠山王之诏书甚合朕意,准了!”
他拿起内侍捧来的传国玉玺直接就印在了诏书上,刘辨让内侍把盖好印的诏书递给君傲,君傲站起身对郭嘉说:“奉孝,关于天香酒楼的招贤馆的报名一事。
就由你全权负责,所有的人才由你登记,科举期间的衣食住行全由国家来负责,但凡是前来应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