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谈话(2/2)
古萧沉默没有答话,催林也没再说什么,继续招呼众人,“来来来,该是谁了?”众人应和着继续刚才的比试,但是气氛仍是不对,总有人会向古星瞄去,只是,古星不受任何影响,似乎大家看的不是他一般,众人心中不免更是对古萧身世疑惑,是什么样的人家,能有这样的小厮呢?
据说,谢乔就是因为看到古萧美貌的妻子,文会那天才会和古萧起冲突的,难道古萧妻子也如小厮这般容貌?不,如果是主子,是不是更佳?
有的人隐隐有些兴奋的追着古萧小声的问:“古兄,你这家奴真的没有姊妹吗?”
这?古萧放在桌子下的手攥的咯吱响,试了几次想伸出来,给这人一拳,理智让他忍住了。
古萧看惯了流萤,见到古星古月时,真心没觉得有多好看,古星是男子还好,如果真让他们见到古月……古萧好心疼,难过,这都是怪自己太无能了,连家人都保护不了,被人觊觎,却只能躲藏。
想到这里,古萧面上一片戾气,“有”!
听得古萧的回答,同桌的个个眼睛都亮了,“但是,他们是我的家人,我不会用他们交换什么的。”
“哎~,古兄此言差矣,家奴就是家奴,古兄不想换,估计是要留着自己享用吧,要是我,有这等美色的婢女,也不会换给旁人的。”学子浑不在意的说笑着,说完暖味的跟同桌而坐的几人挤着眼睛,众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些公子哥,虽然都没有成亲,但哪个还没有个暖床丫鬟教导人事?娶妻后,这些丫鬟,命好的,主母给个名分,就是姨娘,厉害的主母就直接卖了出去,或赐给下人,这在大家,都不是秘密。
他们在这里嘀嘀咕咕的,前面的刘勇不耐烦了这吱吱呀呀的东西,提议下场比射箭。
催林着下人们取来了弓箭等物,刘勇见了满脸的嫌弃,“一石的弓啊,还没箭头?”
陈光耀接了过去,一箭射出,正中靶心,众人齐声喊好。
“好!”
“陈兄你不愧是武将之后,好箭法!”
“陈兄,好臂力,这一石的弓你使得好轻松!”
这边书生们几声恭维,引得刘勇哈哈大笑。
“这算什么,他这是最差的,也就跟你们弱书生比试能赢。”
陈光耀并不在意,笑着将弓递给了崔林。
“各位,我们这边谁能试试?刚刚赵公子说了,只要我们中有一人能射中,下次休假,赵公子请大伙去番英楼!”
番英楼是西井有名的红楼。
书生们听了,齐声喊好,但是,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上前接那弓。
“崔兄,我看咱们里也就你还行。”
“是,崔兄,你来,最不济你招家奴来也行,偌大的催府难道还没有能拉开一石弓的?”
一句话,刘勇大笑起来,众书生也都指责刚说话的那书生。
“是射中,射中,不会说话不要说了。
催林抬手示意大家不要吵,“刚才说过了,只能是我们自己来,不能找家奴,要不然胜之不武。不若我们都试试吧,我先来。”
众人为崔林喊好助威,只是可惜,弓都没拉开。
书生们一个一个上去试,根本就是以彼之长攻己之短,毫无结果。
最后就剩古萧一个人,崔林将弓交给古萧,同样说一句,“加油!”就退到一旁。
古萧在屯堡操练过,力气还是有的,缺的是技巧,拉弓可不是靠蛮力的,他也只强强拉开半弓,就这,就让这群书生们另眼相看了。
齐声给他喝彩,只是可惜,箭射偏了。
引得刘勇哈哈大笑,拍着他的肩膀笑道:“这力气可不能都用在女人身上,这箭也和女人一样,得拨弄对了才行啊。”
在古萧看来,这都是毫无意义的事,可是,这群人却一直闹到申时,有下人来报,老夫人那边开始散了,众人才告辞离开,古萧也告辞出来。
和古星两人赶车到二门外等着接流萤和古月。
——
催府后院,催老夫人的房间里,催老夫人,谢老夫人两人坐在罗汉塌的两边,身边一个丫鬟都没有。
“你也不要生气,你们府上只有乔哥这一个独苗,人太单了些,如今不管谁生的,孙子是多了一个,女人也就那几年,回头再挑点伶俐的送过去,还怕她闹起来不成。”催老夫人温声劝着谢老夫人。
两人都是越州人,催老夫人丈夫不省事,好歹儿子孝顺又本事,年轻的时候吃了苦,如今享上了儿孙福。
谢老夫人正相反,她年轻的时候,丈夫对她百般疼宠,连个通房妾氏都没有,谢老夫人也争气,连着生了三个儿子,谢家来西井时家底非常丰厚,只是儿子不争气,大儿子科考,入了仕,这本是好事,可谁知上任途中得了病,还没到任上就没了,就留下了一个孙子,就是谢乔,二儿子虽没考中进士,但是也参了考,借着自己哥哥去世的势,做了一名小吏,这些年流水的银子花着,如今混成个小官,最有经商头脑的老三,刚来西井时,跟着谢老爷子走货,碰上了土匪,两人都没了命。
如今的谢家,就老夫人和一群老掌柜的苦苦撑着,本指望着二儿子,只是这二儿子,只向外花钱,不往家交钱,总也闹矛盾,最不能容忍的是,竟然拐了守寡的三儿媳去,这是家丑啊!
发现这事后,谢老夫人就当机立断,报了三儿媳病亡,办了丧礼。
但当事的几人还是清楚的,最意外的是,当时已经懂事了的谢大小姐无意中知道了这事,再有就是催老夫人了。
所幸,二儿子不在西井,人带到任上,外人都不知道,谢家对外也是称谢二老爷着了道,迷上了个戏子,这些年了也不回来。
谢老夫人死心了,就当这个儿子也没了,一心扑倒孙子身上,可是谢乔又是个不省心的。
如今的谢老夫人,步步算着,就怕自己百年后,这谢家就这样散了。
前一段时间,二儿子突然来信,他要回来开祠堂祭祖,人都到了西井附近的安县了,谢老夫人总觉得心里不安,于是派知情的谢大小姐前去探望,人是去了,没想到却自己偷跑了回来,原来,三儿媳生了个儿子,要入族谱,再有就是二儿子的官,光使钱都不管用了,现在竟然想着用女儿换。
谢老夫人气的啊,也没个人商量,只好找催老夫人诉诉苦。
“唉!这都是做的什么孽啊?”
“家里这些,年纪到了的,你看着那好的就早早定下,文家那边今年有信吗?让人再带话过去,是嫁还是不嫁,让他们给个痛快话,实在不行,就找个良家的放到乔哥屋里,不管怎么,也能收收他的心,以后有了重孙先抱到你这里养着,慢慢来,等大了就都有指望了。”
文家原来也在越州,当年谢老夫人大儿子还没考中,因生意合作,谢老爷子做主,两家做了亲,给谢乔定了文家的大姑娘,后来,文家由于生意好,搬去了京城,而谢家来了西井,又有这些变故,如今孩子大了,谢老夫人找人上京城找文家,问婚约之事,可是文家几次都托着,没个准确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