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疑难案件(二)(2/2)
十个人轮番问着。
缪付道:“是婆母告儿媳。”他说着看向老妇牛氏,“可是如此?”
第二日依旧早起,洗漱,吃早饭,去考试。
也正常,一件事连续的不同人来问十几次,换谁情绪都难稳定。
凑成一堆,摩拳擦掌,信心十足。方显然很不情愿地走了。
衙门卷宗调查,房内有酒气,刘二柱尸验无内外伤以及中毒,乃为暴毙。
一百八十分,还是有机会的。
许久后叹气道:“果然书吏没考过童生,这点线索,也好意思入卷宗。”
“原本是要回来的,但在路上有事,又改道去别处了。”方显然道:“他是派身边的书童回来的,反正规矩改了,具体什么一会儿进去就知道了。”
“别撵啊。您这样待客,可不是读书人的风范。”杜九言被他推着出来,江书吏啐了一口,“我童生都没考过,你猜我是不是读书人。”
银手看着小萝卜,小萝卜摇着头,“不知道,我去看看。”
田氏是隔壁田家村人,现年二十九。
“告通奸,那奸夫是谁,卷宗里没说啊。”
“完了。”方显然明白杜九言的意思,顿时耷拉着脑袋,“你也多保重,我还要继续听你吊打他们的消息。”
什么事这么重要,难道是桂王要打过来了?
一通推想,两人跟着人流到府学院的中央,人头攒动的至少有一百多人。
“喂!”蓝色组的一个瘦子,三十几岁,眉毛稀疏的考生,冲着她挥手,“你还考不考,到我们了。”
在两位妇人身边,立着一张木板,木板上贴着誊抄的本案卷宗。
另外一位三十出头,虽皮肤不白,但五官还不错,穿着一件蓝底碎的短褂,下面是条布裙,收拾的很干净,但双眸泛红,显然是精神上受到了惊吓和波动。
这么重要的事,行会的会长居然没有亲自到场,还去了别处?
“什么意思?”方显然听的一头雾水,“就是分组查案,再按立场分组?九言我要和你一组!”
会长?杜九言道:“不是说在京城吗。”
邱听声道:“我一直在家读书,不是西南的学子。”
“我叫缪付,平凉人,可能比你们年长几岁。”眉毛稀疏的考生说完,看着另外一位个子最高的考生,“你怎么称呼。”
大家鱼贯入了丁字房。
“小气。”杜九言晃晃悠悠地走了。江书吏关了门忽然想起来……这小子不可能平白无故的来。
银手从脚底下摸出一串鞭炮,“满意吗,九哥。”
“礼科八十。”胖子呵呵笑着,表示很满意,“昨天……昨天没分。但今天我有信心,一定能得一个满分,我破案最在行。”
她四处看着,周岩和肖青枫也正好朝她看来,目光相对,肖青枫冲着她挥了挥拳头。
“谋害?可是尸体没有伤痕,又没有中毒啊,怎么谋害?”
杜九言就看到房内有官衙的差役,押坐着两个女人,一位约莫五六十岁,穿着灰色打着补丁的短褂和裤子,头发白,看人时侧着脸,应该是眼神不好。
杜九言到抄手游廊上坐着,就看到下面每十个人聚在一起交头接耳,先询问的已经进了甲乙两房。
两人上有患有眼疾的婆母牛氏,下有一子刘展,今年十一岁,寄住在县城青山书院,月余返家一次。
杜九言回家,找来纸笔依照记忆,在纸上默出一段,而后停笔咬着杆儿,苦思冥想。
“在下秦长亦。”
规律就是,八九个西南学子,搭上一两个外面的学子。
喧闹的吵杂声,一组一组的分批过去问犯案证人,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本子和炭笔。
杜九言遗憾地道:“想!但是被人拖了后腿。”
“在下邱听声。”胖子道。
“……两个案卷,都贴在甲乙两房中,所有涉案的原被告都已在房间内。此番考生一百二十人,十人一组,六组一个案件。每组先共同审察案件。”
分组要抽签,分两大组抽,六种颜色,抽到颜色一样的人就成为一队。
田氏觉得奇怪,便去喊刘二柱,可无论怎么喊,刘二柱都没有醒。
婆媳二人慌了手脚,就请了里正进城报官。
大家都看着她。
“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肯定,她一定有奸夫。因为有天晚上我起夜的时候,在屋后的草垛子边上,听到她和一个男人做苟且的事。”刘氏说的斩钉截铁。
“我没有,你冤枉我。”田氏哭的激动,歇斯底里地道:“如果你当时真的听到了,为何不去质问我?现在却拿出来说,分明就是想要诬陷我。”
牛氏正要说话,忽然缪付问道:“田氏,你说她诬陷你,可有说法。”
昨天一天忙忙叨叨,晚上居然忘记传第一章到后台,这脑子……没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