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简单的案(一)(2/2)
第二日中午,他做完事准备吃饭,他的属下忽然来回他,“安哥,您让我们盯的那个小子,他现在跟着县衙捕头,跑咱们衙门里来了。”
书吏回道:“大人,大夫瞧过了。”说着,凑过去贴在裘樟耳边低语了几句,裘樟一愣,眉头紧紧蹙了一下,就摆手道:“王茂生,跪下!”
“你这臭脾气,什么时候能改改。”庄安拦住他,索性道:“我去和吴统领说一声,裘老贼那边,再打个招呼。和上次一样,审个一次走个过场就行了。”
“还真审!”庄安四个人聚在一起商量,方满粮看着庄安,“安哥,我查问过了,杜九言不是王茂生请来的,而是那个小丫头。”
这正是裘樟最近几天头疼的事。这虽然是功劳,但因为人太多了,牢房都住不下了,可要斩了,上头没说话,他也不敢。
“让他查去,不用怕她。”庄安冷笑一声,“看来,不只是狂妄,还有几分聪明,但也没有用。”
若是蓬头垢面倒也无所谓,但王茂生是满脸水泡,亮晶晶的布满了整张脸和脖子,就好像一只变成人形的蟾蜍。
“着实可恨!”李宇道。
裘樟直觉,杜九言绝不是热心做好事的人,她的好,是一定要有回报的。当即,他摆手道:“此事我会自己想想的。”
杜九言点头,“可以,青配绿,低调又般配,很好。”说着,拂袖出门,径直往新化衙门而去。
“大人。”杜九言上前斟茶,“大人忙,是因为桂王叛军的事?上头怎么说,人是接着关在新化,还是就地正法了?”
“此二人鬼鬼祟祟,又没有身份文牒,我们就例行公事,将他们带回衙门,等查验清楚,便会放人。”庄安道。
“先找人盯着,看她到底想干什么。”庄安说着,回了家。
话落,王茂生被人从后衙拖了上来,他人一出来,堂内堂外一阵抽气之声……有人忍不住,竟在一边干呕起来。
陡年仓说着,拂袖要走。
“行吧。”裘樟说着,吩咐书吏,“将王茂生带到堂上来。”
杜九言此刻正在衙门里,裘樟看她头疼,戒备地道:“案子还没有到时间,本官也很忙,你不要随随便便就过来。”
庄安回道:“王茂生并非我们放出来的,而是他连夜出逃,我们也曾找过,但此人狡诈,我们几次都没有抓到他。却不料他居然去衙门里告我们,意图讹诈,倒打一耙。”
“这怎么回事。”裘樟也惊讶不已,“没让大夫瞧?”
讼师又不是捕快,他能查到什么,更何况,也不可能有什么证据能让他查到。
裘樟点头。
其他两个人纷纷应是。
杜九言撇他一眼,接着又道:“此时,王茂生走投无路,就敲了登闻鼓。又因为得玉和他不过普通朋友,所以他不得不谎称得玉是他的妻子。”
“大人,”杜九言上前道:“容学生先证王茂生无罪!”
“杜九言!”裘樟道:“你诉状中有两证,一证王茂生并未拐卖丫鬟得玉,二证,庄安等四位司兵借由职务之便,奸占丫鬟得玉,是否?”
这案子,除非她是神仙,否则,她有再大的本事,也证不了什么。
却不知道,这件事的重点是,镇远府是桂王的了。
杜九言忽然话锋一转,问道:“他怎么逃的?巡检司的监牢我曾去看过,不说坚不可摧,但一个普通人,绝无可能轻易逃出来。”
“什么意思?”裘樟一怔,“你是说,桂王会杀过来救人?”
“查了,她在考讼师前,就办过几个案子,都赢了。而且,考讼师的时候,推断的案子也赢了。”方满粮回道:“尤其是考试的时候,那个案子是邢大人遗留的旧案,听说付韬都没查清楚,这一次得亏杜九言查办清楚,付韬高兴的很,对她极为欣赏。”
转眼便是六月二十,杜九言穿着天青色长袍,戴着外青里白的讼师冒,站在穿衣镜前照了照,扬眉道:“还挺合身,颜色也不错,就是袍子瞧着有点单调,回去后让闹儿给我绣朵。”
“大人,我有办法,您可想听一听?”杜九言笑着道。
“更何况,太后娘娘还在京城,桂王也就小孩子脾气闹一闹,不可能真打起来的。”裘樟道:“他就是想要矿山,听镇远那边传来的消息,桂王一进城,就去矿山了。”
果然啊,所有人都认为,桂王只是想要矿山打铁玩儿。
杜九言摇头,“非也,王茂生当时已是重伤在身,无论如何他也不可能逃得出来。”她盯着庄安四个人,忽然高声道:“他之所以能出来,是你们将他放出来的。而得玉,你们却打算长期押扣,供你们亵玩。”
“胡说八道!”庄安道:“你一点证据都没有,说来说去都是你自己的臆测。”
杜九言摇头,“我有证人!”话落,拱手道:“请大人允许,传我证人到堂作证。”
裘樟颔首。
(本章完)